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焦兰清
18日上午,烟台市政府新闻办举办2020中国山东·烟台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烟台市民政局副局长王欣培针对“如何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问题作出回答,并介绍了烟台市养老服务业发展情况。
2019年末,全市60周岁以上户籍人口已达175.6万人,占户籍人口的比例达26.9%。烟台市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业发展,加快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打造“康养胜地、福寿烟台”颐养宜居城市品牌。烟台市是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全国首批以市场化方式发展养老服务产业试点城市、全国首批医养结合试点城市、全国首批健康城市试点城市、国家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综合创新试点城市等。目前,全市已建成养老机构220处,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1200余处,各类养老床位总数6.3万张,千名老人拥有床位达到38张。
“四个强化”,筑牢养老服务业发展保障
强化政策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先后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养老产业的意见》《关于印发烟台市养老服务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的通知》《烟台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方案(2018-2020)》等文件,围绕满足老年人多样式、多层次、个性化的养老服务需求,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方式参与养老服务发展,着力推动养老服务业转型升级,加快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发展步伐,促进各类主体公平竞争、有序发展,有效调动社会力量积极性。目前,全市民办机构达到143处,除敬老院外,社会化运营占比达到95%。
强化政府扶持,提升养老服务业发展保障。制定《烟台市发展养老服务业市级专项资金补助项目实施方案》,建立养老机构的建设和运营补贴、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以奖代补”奖励、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幸福院的建设和运营补贴、养老护理员补贴、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补助、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等级评定及连锁运营等补助政策。近年来,每年用于养老服务的市级扶持资金达6000多万元,占福彩公益金的60%以上,为养老服务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强化示范带动,引导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强化公办机构质量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目前,市县两级共建成13处社会福利中心,其中,市老年福利服务中心是全市首家“5A”级养老机构,目前正在筹备建设三期工程,进一步提高医养结合服务功能;莱山区社会福利中心引入凤凰山医院,实现了医养服务的融合发展;招远市社会福利中心、莱州市社会福利中心分别采取委托医疗服务团队运营、引入医疗机构的方式均实现了公建民营与医养结合。
强化托底支撑,织牢养老服务兜底保障网。全面落实了80周岁以上低保高龄津贴、特困老年人护理补贴、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等福利保障制度,在保老年人近万名,年补贴资金1500余万,在保残疾人9万多名,年补贴资金8000余万元。同时,还建立了困难老人入住养老机构补贴、政府购买服务补贴等补贴政策。居家养老的特困老年人可免费加入居家养老服务网络,给予每月30小时的政府购买服务;入住养老机构的,给予每月300元的资金补助。
“五个提升”,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加快设施建设,提升养老服务覆盖面。协调相关部门积极落实新建住宅小区配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四同步”机制,开展普查和整改工作,采取建设预留、民政联审、政府回购等方式,积极开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鼓励和支持各级政府向社会力量低偿或无偿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降低社会力量参与门槛。
加强内引外联,提升社会化、品牌化、专业化服务水平。先后赴日本、韩国、德国等国家,走访国内多家投资企业,大力推介烟台市养老服务发展环境、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举办了三届养老服务业博览会,加强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交流。先后与澳大利亚南澳州查尔斯特市、法国昂热市、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台湾双连安养中心等签署了养老服务业合作发展协议。
推进医养结合,提升养老与医疗服务融合度。针对当前社会对医养结合型服务需求不断增多的现状,注重完善相关政策制度,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方式参与医养融合发展,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养护服务,加快构建医疗、养老、照护、康复、临终关怀相互衔接的服务模式。全市已建成14处设立医院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70余处养老机构设立卫生室、医务室等医疗服务机构,养老机构设立医疗机构占比40%,剩余养老机构均与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开展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等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签约工作,签约率服务率达到95%。
推广信息化应用,提升为老服务便捷度。全面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全市已建成居家养老服务平台12处,入网人数70万人,加盟为老服务组织、企业5000余家,可为居家老人的衣食住行、医疗、娱乐、家政等实行全方位的服务。免费为老年人配发一键呼叫手机5万多部,黄手环1万多个。
持续开展培训,提升养老从业人员职业素质。每年免费培训养老管护人员,并给予养老管理员职业资格补助和大中专毕业生从业补助等。支持烟台护士学校、滨州医学院老年医学院等五所院校增设老年护理相关专业。先后与日本、英国、德国等举办多期高级护理员培训班,组织开展四届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先后评选出“金牌养老护理员”“十佳养老护理员”49名,4名获得市级技术能手。每年开展老年人及失能老年人家庭护理公益培训,年培训居家和社区护理人员6000-8000名。
“三项措施”,努力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社会环境
开展适老化基础设施改造。根据老年人需求,每年对1000户特困老年人家庭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方便老人出行。同时,结合我市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综合创新试点、医养结合试点工作,市级已投入500万元通过配置康复辅具,为居家康复老人提供辅具适配、康复指导及康复服务,打造医养康一体化社区养老服务中心。
推动为老服务精细化发展。紧扣老年人用餐需求,主要依托现有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进行助餐点建设,为居家老人提供8-15元的成本化供餐服务。养老机构、社区居委会(村委会)、社区为老服务企业、社会组织、志愿者等主动参与,大力开展社区老年人供餐、助餐服务。芝罘区大海阳社区通过志愿者无偿服务和爱心企业捐助,打造了互助式老年食堂—“壹家生活社区厨坊”,相关经验在中央、省、市电视台相继报道。
推进志愿为老服务常态化。一方面,依托社区社会组织、社工资源优势,广泛发动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爱心志愿者、义工参与的以社会公益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助老为老活动。如,芝罘区已培育社区社会组织156家、志愿服务队伍850余支。另一方面建立时间银行奖励回馈机制,促进志愿服务常态化。目前,全市登记注册志愿者35万多人,慈善义工6万多人,建立项目服务队或服务组1000多个,已服务老人5万余人次,累计服务时间约300万小时。
总体来看,烟台市养老服务业发展较好的满足了老年人多样化需求。下步,将致力于养老服务质量的提升,致力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业的创新发展,致力于社会化运营的深入推进,致力于养老服务品牌的扶持发展,进一步调动社会力量积极性,引导社会资本向烟台市养老服务薄弱环节聚力,促进养老服务业全面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