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编者按:
为更好发挥最近一批受到表彰的全国模范法院、全国模范法官的示范引领作用,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新闻局、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联合推出“全国模范法院、全国模范法官风采录”栏目,全面展现模范法院、法官的亮点工作和闪光事迹,为进一步推进法院工作现代化,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提供有益经验。敬请关注!
法院简介
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成立于1951年,设有8个内设机构以及4个基层人民法庭,全院现有编制61个,在职干警55人。近年来,通道法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在红色党建、专业性审判、多元解纷、队伍建设等方面创一流树标杆,将“侗款”“寨佬”等少数民族元素融入执法办案,核心业务指标跻身全省法院前列,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全国模范法院”“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全省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等23项国家、省部级荣誉。
在湖南省西南边陲,湘、桂、黔三省(区)交界的群山深处,红军长征“通道转兵”的这片热土,扎根着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2025年春天,通道法院继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后,又捧回了一块沉甸甸的奖牌——“全国模范法院”。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多项国家级荣誉“花落”这家身处大山深处的法院?
“村寨法官”司法为民的侗乡实践
“婚恋纠纷易出事,需要冷静不造谣;家庭矛盾与纠纷,都要耐心别冲动;要用好话来解决,忍一时气放宽心;债务纷争易出事,要用法律来解决;要讲道理莫讲蛮,不要猛闯称英雄……”古朴的侗寨里,沁人心脾的琵琶歌声悠悠唱来,通俗易懂的法律常识娓娓道来,这首歌由通道法院民事审判庭法官吴川义与侗族艺人吴永春共同编写。
侗族,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民族。在侗歌、哆耶舞、侗款(侗族的村规民约)及侗语交流中融入普法、调解元素是通道法院立足侗族地域特征、推进司法为民的创新实践。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通道法院干警在侗寨鼓楼开展侗语普法。
“以前听法条有些枯燥,现在法官用侗语讲故事、讲案子,这种方式和我们的生活更贴近,也让我们印象更深刻,感觉更亲切。”皇都侗寨鼓楼里,侗族老人吴培生握着吴川义的手感慨道。
两年前,皇都侗寨的两个村民欧某与吴某因为建房子产生了矛盾,吴川义便来到皇都村进行诉前调解。“麻要顺丝搓,人要顺理说。”既懂法律知识,又能说一口地道的侗语,让吴川义在调解工作中事半功倍。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通道法院干警在进行建房纠纷案件现场勘查。
吴川义在现场了解到,欧某家正在装修的房子紧紧贴着吴某的房子,造成了吴某的房子墙体开裂,加之开裂的那面墙没有承重柱,导致墙体开裂的同时也开始下沉。
“你们看,以前侗寨里建房子是有讲究的,挨着的两家房子屋体不连在一起,但是瓦要连在一起,瓦要保持一致的高度,屋檐水不能滴到对方家。”吴川义边翻看老照片边向两家人介绍道。
作为土生土长的侗族人,吴川义深谙侗寨里的邻里相处之道,他说:“我们侗族的民风很淳朴,即便现在盖了新房,好传统还是要延续下来。”吴川义用侗语讲清法理后,又结合侗款摆明道理。随后,吴川义还为双方当事人讲述了六尺巷的故事。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经过一阵语重心长的劝说,双方开始放下芥蒂。吴某表示,现在让欧某拆掉房子确实不现实,他要求在两家房子之间留出些缝隙,这样以后即便自家房子再出现裂缝,也不会再找欧某的原因。欧某也很想把两人的问题解决,继续建房子,同意将两家房子之间留出一些距离。至此,这桩侗寨建房纠纷终于圆满解决。
近年来,通道法院深挖侗族“款约文化”精髓,创新推出“鼓楼调解”,在侗族议事中心鼓楼设立调解点,由法官、寨佬组成调解团队,通过“讲款约—摆事实—讲法律—调纷争—立新约”的流程化解矛盾。近三年来,通道法院利用“侗情五融入”“鼓楼调解”等方式办理案件287件,开展“鼓楼法律讲习所”等法治宣传40余场次,积极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00余件。
“生态法盾”服务大局的法院担当
“垃圾要由清洁员集中统一处理,私自焚烧不仅会污染空气,处理不慎还会引发火灾造成财产损失和生态破坏。”万佛山镇山溪村寨佬调解室内,通道法院临口人民法庭庭长张勇正在进行调解。
2022年4月,老杨家在使用焚烧炉焚烧垃圾时,由于疏忽大意将老李的树木烧毁,造成损失。后来两家对于有关赔偿事项协商未果,经辖区镇政府、司法所、村委会及驻村工作队经过多轮调处,双方始终僵持不下,原本是互帮互助两家人,邻里关系跌至谷底。
2024年5月,老李来到临口法庭向张勇反馈了该情况,希望通过诉讼维护自己的权益。经多次与双方沟通了解,张勇发现老李的核心诉求是希望火灾损失赔付能够及时到手,以便于后续的砍伐补种,最大程度降低损失。同时,张勇了解到老杨家由于缺乏劳动力,经济情况较困难,如果启动鉴定、诉讼等司法程序,会增加双方的经济负担,甚至可能导致后续执行难。
抓住这个关键点后,张勇一边劝老杨积极承担责任,主动履行赔偿,一边和老李分析利弊,告诉他与其执着于赔偿金额,不如追求赔偿效率。
经过反复沟通,最终双方就山林恢复事项及赔偿款达成一致意见,并在张勇、村干部及驻村工作队的见证下当场履行,双方握手言和,这场长达两年的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太辛苦你们了,为我的事情来回跑这么多趟,都到夜饭时间了,今晚就到我家吃晚饭,吃冬笋炒腊肉。”调解结束后,老李想用侗族的风俗表达谢意。
“不用啦,心意领了。只要事解决好了,我们跑多少次都值。”张勇摆了摆手告别老李。
此后,通道法院针对案件办理过程中发现的因生活垃圾焚烧引发森林火灾,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进行了调研,并向通道侗族自治县万佛山镇人民政府发出了《关于加强焚烧炉监管的司法建议》。该份司法建议是通道法院首份综合治理类环境资源保护司法建议,建议围绕加强联动协调建立长效保护机制、完善污染防治、加强行政监管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建议发出后得到当地党委政府积极响应,推动出台了相关措施,促进了辖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
“衷心感谢法院对万佛山镇生态保护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收到司法建议书后,我们立即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了专题研究,并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措施。”万佛山镇人民政府书面复函向通道法院反馈司法建议落实情况。
不久后,在万佛山国家地质公园的葱郁林海中,“通道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万佛山巡回审判点”宣告成立。近年来,通道法院立足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定位,坚持问题导向,以司法建议赋能社会综合治理,健全“恢复性司法实践+社会化综合治理”机制,加强与森林公安、生态环境局的联动,共同开展释法说理和普法宣传活动60余次,全面推进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工作不断向基层延伸、向社会延伸、向重点行业领域延伸。
同时,通道法院积极创新“碳汇补偿”生态修复模式,在审理滥伐林木案件时,创造性引入“碳汇补偿”机制,要求被告人通过认购林业碳汇项目抵消生态损害,2023年来恢复林地面积120余亩,固碳量达260吨。不仅如此,通道法院还联合广西龙胜、贵州黎平等地法院签订环境资源审判司法协作协议,建立跨区域案件管辖、证据调取、执行联动等12项机制,推动形成“共抓大保护”的司法合力。
“善意执行”兑现权益的司法力度
“法官,我们家欠的20万元都还完了,怎么还有啊?”被执行人韩某一脸委屈和无奈。
通道法院执行团队远赴千里之外的陕西宝鸡,在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人民法院接待室调解某股份有限公司与被执行人张某夫妇追偿权纠纷一案。
此前,张某夫妇向某股份有限公司按揭购买施工升降机一台,并由某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贷款担保,后因未按期偿还银行借款导致某股份有限公司代偿,法院判决的还款期限到期后,张某夫妇仍未支付欠款,于是某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强制执行。2021年8月,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协议,约定张某夫妇分3次按期给付。然而,张某夫妇在还款过程中出现了超期,最后总欠款虽还完,但又产生违约款9.5万元。这份“突如其来”的债务让张某的妻子韩某甚是为难,案件一度陷入僵局。
“我确实不太懂法,但这违约成本实在太高了,我们承受不起。”韩某一脸诚恳。
通道法院执行法官杨蓉相信,只要不是恶意逃债,再做做双方工作,案子就会有突破。
于是,执行团队从多方面了解张某夫妇的家庭状况,得知张某在外务工,且家中尚有一瘫痪在床的老人需要照顾,生活确实存在一定难处。为了尽力促成双方和解,执行团队以“背对背”形式与双方交谈,最大限度找到双方的平衡点,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当场还款3.8万元即和解的方案。至此,此案圆满解决。
此次执行行动跨越1000余公里,共执结案件5件,执行到位金额112.79万元。案子解决后,公司代表专程从1000多公里外的西安赶来,将一面书有“公正执法扬正气廉洁高效为人民”的锦旗送到通道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曹家红手中,感谢执行法官对此案执行做出的不懈努力。
通道法院坚持“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深化执行机制创新、强化智慧执行应用、优化联合惩戒体系、细化司法为民举措,2024年共受理执行案件1279件,执行到位金额16517.76万元,执行标的到位率为57.20%。其中,集中受理的70余件湖南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涉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执行案件中,通道法院坚持善意文明司法,坚决把胜诉当事人的“纸上权利”兑现为“真金白银”,与被执行人充分沟通,积极促成被执行人自动履行,执行标的额114余万元,执行到位率达100%。
为更加高效兑现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通道法院充分利用网络司法拍卖平台,做好拍品的宣传和推介工作,增大成交率,实现涉诉拍卖财产交易价格的最大化,2024年共执行财产网络拍卖171次,成交额460余万元。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通道法院干警开展玉带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调研。
从鼓楼前的法槌声响到玉带河畔的生态修复,从侗族特色的民俗调解到跨区域司法协作,通道法院用实干担当书写着新时代“司法为民”的答卷。这座闪耀在湘西南的“全国模范法院”,如同侗锦上的缠丝绕线,将法治精神细细编织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壮美画卷,让公平正义的阳光洒在侗乡的每一寸土地、照耀着每一位百姓的心田。
走好法治“长征”路
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院长 曹家红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通道法院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用法律守护辖区24万侗乡儿女的公平正义。“全国模范法院”这份荣誉承载着人民群众沉甸甸的信任,它犹如熠熠生辉的灯塔,拥有着无尽的激励力量,让我们深深领悟到,所从事的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守护公平正义的神圣使命。下一步,通道法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凝心聚力,奋力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将法治的种子播撒在滋养侗乡儿女的广袤土地上,倾尽全力结出满含公平正义的司法硕果。
采访手记
让公平正义直抵心田
法庭之上,法官身披法袍,目光坚定而专注:“法庭是讲证据和讲法律的地方,争吵无助于解决问题。”庄严的庭审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战场,头顶的国徽更加熠熠生辉。
执行现场,面对恶意逃债的被执行人,执行干警们雷霆出击,查实财产、冻结账户,用尽一切执行手段。遇到有困难的被执行人时,执行干警秉持善意文明的执行理念,耐心劝导:“别着急,只要你有心解决问题,我们一起再想想办法。”
诉服中心,“您别着急,这些材料得准备好,我帮您一步步来。”“大爷,这有台阶,您慢点儿……”法院工作人员热情接待每一位来访群众。
调解室内,法官递上两杯热茶,对着急上火的当事人说:“大家消消气,不要伤了身体。有问题有难处有意见都说出来,咱们一起想办法解决。”
日复一日,持之不息,通道法院的每一名干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兑现着对宪法和法律的庄严承诺,践行着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铮铮誓言。通道法院用担当作为守护公平正义,成为当地群众心中值得信赖的法治守护者。
每一个案件,从立案到审结的每个环节,如同精密运转的齿轮,有序推进。严格遵守党的纪律,耐心细致与当事人沟通,每一位法院干警都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与使命。审判工作提质增效与作风建设从严从实,不断推动法院工作迈上新台阶,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来源:人民法院报·2版
记者:陶琛 | 通讯员:陆群亮 谢兴苗
见习编辑:闫钰丨联系电话:(010)67550743|电子邮箱:pinglun@rmfyb.cn
新媒体编辑:段茜茜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