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养老之家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度假区如何焕发新活力?业界先锋和名家出实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4-29 17:41:03   浏览次数:1  发布人:5560****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4月23日至24日,由中国旅游出版社主办,黄海海滨国家森林公园管理中心、中国旅游书店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2025“绿色中国·低碳先锋”文旅创新交流活动,在江苏省盐城东台黄海森林生态旅游度假区成功举办。活动期间,全国资深文旅专家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5A级旅游景区管理者代表等业界嘉宾齐聚一堂,以“绿色焕活力 文旅促消费”为主题,通过名家论道、先锋对话等环节,交流生态保护、业态创新、消费促进等方面工作的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4月23日至24日,由中国旅游出版社主办,黄海海滨国家森林公园管理中心、中国旅游书店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2025“绿色中国·低碳先锋”文旅创新交流活动,在江苏省盐城东台黄海森林生态旅游度假区成功举办。活动期间,全国资深文旅专家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5A级旅游景区管理者代表等业界嘉宾齐聚一堂,以“绿色焕活力 文旅促消费”为主题,通过名家论道、先锋对话等环节,交流生态保护、业态创新、消费促进等方面工作的创新经验,务实探讨旅游度假区高质量发展之道。从长白山的雪落到博鳌的海浪,从莫干山的竹影到蓬莱的仙踪,以及海上生长的森林,文旅行业实战专家和来自全国知名旅游度假区、旅游景区的资深实操者,以最鲜活的案例诠释了“绿色即生产力”,让我们看到未来度假旅游的万千可能。

    名家论道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孙若风 工信部工业文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文体康旅装备联盟理事长、文化和旅游部科教司原司长

    度假区的生态化、文旅化、数字化

    从“三化合一”的趋势来看:“三化合一”适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中国哲学总体上呈“自然哲学”特征,追求天人合一,今天中国人民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体现为爱生态、爱生活、爱生命,更加追求生态的和谐、生活的审美、生命的质量。生态旅游从来是中国旅游的主题,据相关统计,2024年中国生态旅游人群达4.2亿,短视频平台的“森林疗愈”等话题有很高播放量,"森林医院"概念兴起。 人们渴望在优美自然环境中享受文化与旅游带来的精神愉悦,同时希望科技能为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和全新的体验;“三化合一”适应生态保护、文旅发展和数字化三方面发展要求。“三化合一”能够促进生态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推动文旅产业的创新发展,加速数字化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生态化为文旅化提供了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底蕴,文旅化则通过各种形式将生态之美和数字之趣展现给大众,而数字化则为生态化和文旅化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和更高效的管理手段,三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三化合一”受到从中央到地方相关政策推动。目前突出的趋势是,随着文旅化、数字化程度提升,部门之间互动更密切;度假区是“三化合一”的理想载体。事实上,绝大多数旅游都具备这样的特点,度假区表现最充分。中国旅游的特点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六朝开始的山水游是与山水诗、山水画同时发生的。生态类的旅游目地的,通常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开发,可以将生态化、文旅化和数字化有机结合起来。例如,利用数字化技术打造智慧旅游系统,提升游客的体验;开发生态旅游项目,让游客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增强生态保护意识;通过文化创意活动,丰富度假区的文化内涵,吸引更多游客。

    “三化合一”的规律在于:其一,生态系统平衡。生态化为基。生态化强调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文旅化应在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进行开发,而数字化则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对生态的精准监测和管理。要支持生态优先,开发强度必须小于生态承载力,如黄海森林公园严格限定游客密度,数字预约系统自动熔断超载客流;避免了因过度开发导致候鸟种群减少的失误;其二,文旅体验升级。文旅化为径。生态化的环境提供了基本的场景旅游、文化旅游等新业态不断涌现,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体验。数字化技术为文旅体验从传统的观光游览向沉浸式、互动式、个性化方向拓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其三,数字化赋能。数字化为器。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可以实现对生态资源的精准保护和管理,提升文旅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如加强黄海体验升维,从物理空间联结情感,用数字技术重构人与自然关系,AR体验区占比控制在合理区间,防止“屏幕霸权”侵蚀自然感知。

    要实现“三化合一”,应做到以下方面:一是科学规划与合理布局。结合当地的生态资源、文化特色和数字技术发展水平,制定符合实际的发展战略和规划方案。在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合理安排文旅项目的布局和规模,确保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与生态化和文旅化的发展相协调;二是加强产业融合与协同发展。要打破产业之间的壁垒,加强跨行业、跨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例如,生态农业与文化旅游的结合,可以打造生态农庄、乡村旅游等新业态;数字技术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可以创造出更多具有创新性和吸引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三是注重科技创新与应用。要加大对生态化、文旅化和数字化相关技术研发的投入,鼓励开展产学研合作。同时,要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科技服务水平。

    先锋对话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主持人:

    曾博伟 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秘书长、北京联合大学中国旅游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对话嘉宾:

    高致庸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文化旅游委员会主席

    王 彬 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文化馆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

    崔 静 黄海海滨国家森林公园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

    李 杰 祥源控股集团文旅管理中心总经理兼白石山景区总经理

    赵 鑫 蓬莱旅游度假区管委副主任、蓬莱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

    苗雨中 远海运博鳌有限公司运营管理部总经理、博鳌东屿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运营管理中心副总经理

    类雁文 长白山华美胜地旅游度假区市场总监

    陈斌斌 莫干山国际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综合科副科长

    话题一:和谐与共生——绿色旅游新篇章

    曾博伟

    海森林公园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重要成果,堪称“绿色发展先锋”。自1965年东台林场成立,历经三代林场工人60年的奋斗,成功将盐碱荒滩改造成6.2万亩生态绿洲,为旅游发展创造了绝佳条件,真正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黄海森林公园也是“休闲度假的典范”。在20年旅游发展基础上,实现从传统观光向休闲度假转型,不断推出新产品、新业态,打造了多元业态的度假产品体系。黄海森林公园的发展不仅实现了生态价值的成果转化,更探索出一条休闲度假业态创新突破的新路径,通过旅游这一桥梁实现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跨越。

    在本环节,我们邀请到了8位来自不同领域的嘉宾参与分享,包括专家学者,度假区、景区一线的实践者与操盘手。各位嘉宾将围绕“旅游绿色发展”和“休闲度假旅游”这两个主要话题,从不同视角展开探讨与研究,呈现一场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战经验的先锋对话,共同在这片低密度空间中挖掘价值高点。首先请祥源控股集团的李总发言。

    李杰

    通过体验升级、流量裂变和服务体系创新等途径实现度假区的高质量发展。第一,体验升级促消费。旅游本身就是体验经济,白云山景区通过“玻璃栈道+佛光探索”等项目创新,实现从单一观光向深度体验转型。通过深挖地域特色文化,转化为可交互的体验场景,引导大众消费,提高二次消费。同时开发小众体验项目,提供高附加值旅游产品,精准触达高净值客群。通过音乐节等活动加大文化IP内容输出,将文化内涵转化为可感知的沉浸式体验,满足游客的情绪价值需求;第二,流量裂变。在产品创新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传播的问题,通过社交媒体快速发酵,实现从内容生产到流量裂变的转化,让线上热度转化为线下消费;第三,服务体系与管理体系创新。以“功能分区+热点运营”提升游客体验,利用“宠物友好”满足细分市场需求。未来,黄海森林公园可以借鉴其他景区发展经验,通过举办特色活动、打造网红打卡点、萌宠动物园、森林疗愈等方式,满足年轻人追求时尚、个性化的需求,吸引更多的年轻客群。

    曾博伟

    非常感谢李总的分享!李总从极致体验、传播流量、内容创新、情绪经济等方面进行阐述和说明,给了我们很多启示,这对于黄海森林公园未来的发展很有借鉴意义,在内容上要不断创新,在服务中给游客制造小惊喜,不断提升和完善产品体系和服务质量。下面请高主席从区域发展战略角度谈一下绿色旅游品牌建设应该怎么做。

    高致庸

    在绿色旅游品牌建设方面,发挥文旅产业天然的绿色、低碳属性,根据低干预、高价值的发展模式,打破现有认知边界,与高资源进行链接,避免过度文化资源攫取、过度硬件投入、过度同质化开发,防止造成生态破坏与智力浪费。在争取政策支持方面,推行标准先行策略,黄海森林在绿色发展与旅游融合中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可借此推动行业标准化建设,提高黄海森林的战略高度。

    曾博伟

    谢谢高主席!绿色发展中不应过度投入以免破坏环境、降低效益,且过度的攫取文化资源会造成人力、智力浪费,同时还要警惕决策导向偏差带来的影响。一流的企业做标准,所以黄海森林可以总结绿色发展与旅游融合的经验,通过制定行业标准展现领先地位,带领全国、甚至全球度假区绿色发展。王彬女士在公共文化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请您谈一谈公共文化服务如何赋能绿色旅游,以及二者相辅相成的关系。

    王彬

    黄海森林的独特魅力不仅在于景观的视觉冲击,还在于文化支撑和生态内涵共振。第一,对文化生态的深刻诠释。黄海森林度假区鲜活地呈现了盐城独特的四色文化,对当代社会形成精神激励。第二,生态与文化融合独树一帜。黄海森林度假区将文化融入生态,将文化体验融入旅游产品,从而实现同频共振。第三,公共文化与度假区协调发展。黄海森林公园不仅是生态空间,更是公共文化空间,同时也是消费空间和梦幻空间,通过天人合一引导消费者的认知,通过系统的产品开发达到可持续发展,通过公共文化服务理念实现利益共创,未来,将会链接更多的非遗资源,促进文化感知和生态价值深度共鸣。

    曾博伟

    非常感谢王彬女士的分享!文化是旅游度假区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不能一味追求厚重,轻松寓教于乐、小而美且能深入人心的文化更具价值。同时公共文化建设中可以把非遗与生态相融合,生态可视为广义文化,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命运共同体视角看,文化建设要有历史责任感,思考为子孙后代留下怎样的文化。崔书记在生态文明文化建设中扮演承上启下角色,推进此项工作可形成基于生态基底的新文化形态。下面是5位操盘手,请结合你们的实践经验,谈一下在绿色旅游创新方面的先进做法及案例,以及如何平衡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有请东道主崔书记分享一下黄海森林发展中的经验和体会。

    崔静

    黄海森林资源得天独厚,为了将其打造成华东地区乃至全国、全世界知名的度假旅游目的地,提出了“三生三势”的发展理念。第一,重点打造生态板块。生态是黄海森林的根本,在确保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的基础上,系统规划了亲子度假项目,围绕“绿色、亲子”主题,推出木育森林科普体验馆、森林小火车等业态项目,打造“生态版迪士尼”亲子目的地;第二,升级发展势在必行。未来,在民宿、度假村建设方面,更加国际化,让游客既能感受到国际化的服务品质,又能体验到独特的文化氛围。第三,注重文旅融合。森林的发展离不开文旅融合,将文化与艺术相结合,围绕节气开展特色活动,用现代语言和方式表达传统文化,让游客既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又能体验到现代旅游的乐趣。黄海森林必将探索出一条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平衡发展的绿色发展之路,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曾博伟

    谢谢崔书记!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好的做法,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探索绿色发展战略,在保护好生态这一“金饭碗”的前提下借鉴经验。在建设中不能盲目大量搭建、急于求成,要注重避免破坏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希望在现有成功经验基础上,探索出可持续发展与休闲度假、旅游发展统筹兼顾的新路子。下面以同样的主题,请赵局长就蓬莱旅游度假区的做法做一下交流。

    赵鑫

    生态红线对旅游开发虽然有约束,但也孕育着独特的发展机遇。首先,生态保护为度假区保留了最原始、最纯真的资源禀赋。其次,生态保护本质上是创新的倒逼机制。在严格的约束条件下进行创新和变革,求新求变、寻求突破,创造出多样化的度假区发展模式。未来黄海森林绿色发展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第一,讲好生态故事,产生情感共鸣,让游客感受到温暖与林场人的精神;第二,构建“森林+海洋”的复合生态系统,构建“森林+”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第三,文化是度假区的灵魂。深入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将其融入到旅游产品和服务中,尤其是通过设计“生态+文化”双主线研学课程和活动,培养游客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文化的传承意识。

    曾博伟

    谢谢赵局长!绿色发展中生态的束缚可视为一种激发创新的倒逼机制,并非单纯的限制。生态保护看似有红线要求,不能随意行事,但能激发最本真的创新意识,在生态约束条件下,如何讲好故事体现文化力量,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这为带来新的启发。博鳌东屿岛是这两年刚创成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下面请苗总分享一下博鳌东屿岛的经验。

    苗得雨

    博鳌东屿岛作为我国首个零碳示范区,在绿色低碳方面的具体做法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第一,降耗:传统能耗设备改造。与国内外众多解决方案供应商沟通交流,进行高能耗设备改造,如通过利用空气能空调设备,成功实现降耗12.5%。第二,减排:打造零碳示范区的关键。博鳌零碳示范区建设的核心标准在于碳排放的控制与减少。在减排工作中,一方面加大植物的碳固定能力研究,另一方面在交通领域采用新能源车辆,从而达到考核目标。第三,达峰:碳排放峰值精密计算。与清华大学、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德国能源署等机构合作,充分考虑不同业务饱和状态以及风力等因素,对碳排放峰值进行了详细测算。第四,智能:智能化设备助力能源管理。为实现对整个区域碳排放、碳汇以及能源使用的有效监控,引入了大量基于5G互联网的终端设备设施。

    曾博伟

    谢谢苗总!绿色发展中,这八个字很经典,降耗、减排、达峰、智能,实践起来却非常难,但这为绿色旅游指明了方向,让绿色发展成为度假区可持续发展的主题。下面分享的是来自长白山华美胜地旅游度假区的类总。

    类雁文

    长白山华美胜地旅游度假区在发展过程中,始终秉持绿色优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力求在生态保护与开发之间找到平衡,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坚守生态红线,实现开发平衡。通过“农民下山,游客上山”的生态移民工程、建设坚守生态底线制度机制等举措,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第二,聚焦内容创新,打造特色度假体验。产品设计的核心理念是纯粹而美好的体验,而员工是实现情感传递的桥梁,同时也是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产品进行团队建设是保障度假体验的关键。第三,强化轻资产运营,丰富度假区活动。通过轻量化、强互动的活动丰富度假区的产品体系,举办互动体验活动、特色主题活动、篝火晚会等,向游客传递热情与快乐,实现小投入撬动大流量。第四,绿色发展:场景与内容的完美融合。通过主理人模式,实现跨界组合,带领游客探索新玩法、体验新业态,创造新的消费体验。

    曾博伟

    谢谢类总!其中一个核心观点就是绿色生态是一个场景,生态资源是先天优势,为内容提供了基础,但仅有好的生态环境是不够,优秀的人才又创造了新玩法和新业态,为游客提供了新的消费体验,提升了度假区的吸引力,这为未来更快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启发。莫干山是全国非常知名的度假胜地,下面有请陈科长就莫干山的经验做分享。

    陈斌斌

    莫干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的实践与探索,主要围绕五个方面展开:第一,地域特色与绿色建筑。在项目建设中,严格遵循绿色低碳标准,充分利用当地石材和木材,既保留了历史风貌,又融入了现代生活元素。第二,生态保护与产业升级。建立严格的生态管理制度,探索生态补偿机制,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第三,文旅融合与活动创新。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举办一系列的历史遗产活动、体育赛事和文化展览,这些活动不仅提升了莫干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为当地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第四,演艺活动与品牌塑造。通过音乐节、戏剧节等文艺活动,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第五,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通过争取国家和省市试点政策,形成了以经济体为主导、市场运作的全过程商业发展模式。这一模式不仅提升了资源的利用效率,也为度假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曾博伟

    非常感谢陈科长的分享!莫干山开发过程中将设计与自然高度融合,还建立了生态补偿机制,引导企业转型,这对其他度假区的绿色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绿色发展需与度假统筹兼顾,除活动外还需要做好机制保障,让参与方自觉行动,实现可持续发展,对生态和地方发展都是非常有意义的探索。

    话题二:变革与未来——激活文旅新消费

    曾博伟

    通过刚才各位嘉宾的讨论,我们总结了很多绿色旅游发展的经验,也提出了很多创新的做法和建议,包括内容创新,机制保障等,在这个过程中,要防止同质化,要去开拓新的赛道,促进绿色旅游体质升级跨越式发展。在产品升级创新的同时,也需要重视培育新的消费者,因此,接下来的话题围绕激活文旅新消费展开。首先请崔书记就黄海森林公园谈一下。

    崔静

    当前度假区需以长效机制推动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协同,构建覆盖政府、企业、社区、游客的联动体系,确保绿色发展从“被动约束”转向“主动驱动”。在产品设计中,实行差异化定位,开展“海洋马拉松”“森林康养运动”等特色赛道,打造不可替代性。联动低空经济、水上运动等业态,打造全域化康养运动场景,提升品牌溢价能力;同步挖掘研学资源,打造沉浸式自然教育课程,规避同质化竞争。

    曾博伟

    谢谢崔书记的发言!黄海森林公园带给我们很多思考,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本。下面请莫干山的陈科长分享。

    陈斌斌

    度假区的创新实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开拓新赛道,推动研学、体育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通过结合度假区的自然资源与文化底蕴,设计出一系列具有特色与吸引力的研学课程与体育赛事,让游客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获得知识与技能的提升。同时,注重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倡导低碳环保的旅游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第二,创新产品形态,打造小而精的特色项目。注重产品形态的创新与升级,打造一批小而精的特色项目,如废弃矿坑改造的“小冰岛”场景,形成独特的旅游吸引力。通过不断推出新颖、有趣的旅游产品,保持度假区的新鲜感与竞争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第三,科技赋能。利用机器人、无人机等智能设备,提升度假区的服务质量与游客体验,促进度假区实现跨越式发展。

    曾博伟

    谢谢陈科长!目前旅游产品的相似度太高了,需要开发一批小而精、小而美的项目来破圈。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大投入的基建,但是运营内容欠缺,成为大多数旅游景区、度假区的通病。不论是国企还是民营企业,最重要的是要先赚钱养活自己,下面请长白山类总从市场的角度做一个分享。

    类雁文

    从市场的角度出发,探索度假区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第一,实现从资源到价值的转化。度假区的创新发展,必须得到市场的认可,了解消费者需求,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和有效的营销策略,将产品推向市场,实现价值的转化。第二,创建营销体系,形成市场口碑。新媒体为未来营销提供了新思路,但只有建立完整的营销体系,才能将营销费用转化为经济效益,并形成良好口碑。第三,打造差异化体验。聚焦游客的真实需求,如情绪价值提供等。第四,引领文化消费新风尚。关注文化消费新风尚,并将其融入旅游产品中,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

    曾博伟

    谢谢类总!市场发展需围绕消费者需求展开,契合市场需求,对市场上出现的一些新文化消费风向,如躺平文化,也要敏锐捕捉。提供市场真正需要的东西,以市场需求为发展方向。下面请苗总做分享。

    苗得雨

    度假区的创新发展,首先需要解决同质化的问题,实现从资源禀赋到品牌认知的转变。其次,营销体系要注重顶层设计,从“全客群覆盖”到“精准切割”转变。再次,以市场为主导,以客户需求反推产品,避免盲目跟风网红项目。

    曾博伟

    谢谢苗总!旅游创新不能陷入到自我感动的迷失中,从产品到业态,从增量到提质,一定要清楚消费者要什么,市场要什么,这是创新的关键,也是突破的关键。

    赵鑫

    当前企业生存与区域品牌塑造需双向发力,既要“活下来”,更要“活得好”。首先要做好目标市场精准定位,如定位为江浙沪市场的后花园,从而撬动核心客群。通过针对亲子家庭、年轻情侣、银发群体设计差异化产品,形成“一地多客群”的复合吸引力。其次,推进区域资源整合,整合荷兰花海、丹顶鹤保护区等自然景观,中华麋鹿园等文化IP,突破单一景区思维,构建目的地矩阵。

    曾博伟

    谢谢赵总!实操专家通过各自的实践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想法和建议,想法设法刺激文旅消费,将资源转化为经济。接下来,请高主席给我们分享一下观点。

    高致庸

    结合当前老龄化与青年消费并行的市场趋势,深度剖析了“打卡经济”与“情感消费”。文旅产业的未来,不在于追逐单一流量风口,而在于构建“银发经济托底、青年经济破圈、代际融合共生”的生态体系。唯有以“过日子”的耐心打磨产品,以“共情力”设计场景,才能让游客从“到此一游”变为“情感寄托”,增加游客粘性,从网红变成长红。

    曾博伟

    未来要打造高品质产品,吸引不同年龄段人群。打卡和流量虽然重要,但更需思考如何与消费者建立紧密联系,借鉴国外规范度假模式,应重视家庭需求,培养忠诚客户,建立客群粘性,使游客从因网红打卡而来转变为长期停留、沉淀,从情感层面真正打动消费者,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王彬

    当前文旅行业存在“唯数据论”倾向,过度依赖用户画像分析、算法推荐系统,却忽视文旅产品本质是情感体验载体而非数据集合体。因此,需要认真思考技术赋能的边界在哪儿?需要重新从“数据依赖”到“本质回归”,把游客变成家人,在提供服务产品的时候,回归到最原始和最朴素的逻辑。把“资源禀赋”转化为“情感依恋”,文旅融合的终极目标不是制造“技术奇观”,而是让数字技术成为连接人与文化的“鹊桥”。

    曾博伟

    谢谢王彬女士!针对文化产品技术,要避免过度炫技和为技术而技术的做法,度假区应用技术不应盲目跟风。技术应该是为人服务的,是为了赋能的,这一点讲的特别好,也为未来旅游发展提出警醒。旅游的本质是让游客产业情感依恋,这才是让游客留下来,留的久的原因。

    本次活动虽为小范围研讨,但交流深度令人惊喜。参会各方聚焦核心议题各抒己见,碰撞出诸多兼具前瞻性与实操性的真知灼见。这些思想成果不仅为度假区未来战略规划提供了多维度的思考路径,更沉淀为推动行业提升的宝贵智慧财富。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5560****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613427379@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0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