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周先生,您好!前几天您在山东参加了海峡两岸孔子文化春会。孔子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的一部分,像孔子提到的“仁爱”“君子和而不同”等思想,对于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也带来很多有益的启示。那您认为孔子文化或者说中华传统文化对于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有什么作用?
周锡玮:许多人都认为《论语》好像是几千年以前的著述了,可能比较老旧,其实中国人的思想,尤其是孔老夫子的思想非常深远和博大精深。您刚刚提到“和而不同”,其实过去两岸的相处之道就是和而不同,那“和而不同”有一个重大的原则,就是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有中国人的精神和理想,这就是孔老夫子的精神和理想,中国人的根就是儒家文化。
《论语》《孟子》《四书》《中庸》,甚至《资治通鉴》这些古书,我们在台湾从小学念到高中、大学,这些文章对我们的思想及为人处事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当我们看到今天世界这么乱,真正要拨乱反正还是要靠我们中国人的《论语》。
过去人家讲“半部《论语》就可以治天下”,这是事实。我现在慢慢在品,尤其是我常跟国外朋友在聊天的时候,我常常问他们一句话,我问:“你们到底怎么为人处事,你们怎么做决策?”他们都是以自己的利益作为出发点,但是孔夫子的《论语》呢?是以“世界大同”作为出发点,以“博爱”为出发点,尤其《礼运大同篇》,我最喜欢的就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就是今天所谓的“西方民主选举”,重点是选贤与能。今天所谓的选举制度出现了一个状况,它不是选贤,而是选那个会讲话、会表现,在公众面前能够讨好人心的人,那这种人可以胜选,但这种人不一定是有贤德的人。像孔夫子讲的,这个人要出来帮大家做事。为人处事,第一重要的是贤德。所以我觉得在今天这么混乱的世界,孔子的《论语》真的应该好好发扬光大。
作者 | 王丽
京彩台湾
微信号:bjstb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