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的命运,孩子也终究是父母的命运一一一张文质
《父母的关键认知》是生命化教育倡导者张文质先生的新书。这本书是对张老师多年的教育成果的梳理。
在张老师看来,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并不在于父母做了什么职业有多高的文化程度,而是对孩子的陪伴,尊重,理解和爱。
关于陪伴,张老师认为,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在于人在成长过程中父母的陪伴时间很长。父母的陪伴可以让教育做得更细致,父母与子女的沟通更多,更能关注孩子情绪的变化,心理的波动,更能关注孩子的健康。无论孩子资质如何,有了父母的陪伴,孩子在未来的人生路上就有了战胜一切困难的底气。而留守儿童,因为缺少陪伴,造成他们亲情冷漠,这是不可估量的伤害,甚至会殃及下一代。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认知中,天灾人祸才会导致骨肉分离,而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国产生了那么多的留守儿童,实在令人可叹!如果中国的下一代出了问题,经济发展得再高速,又有什么意义呢?
关于尊严,张老师反复强调,过去的简单粗暴的教育,似乎也培养了不少人才,但是现在的教育却不能简单粗暴,因为现在的孩子更加有尊严感。不要在广庭大众之下打骂孩子,对孩子不能总是一味的批评,不能总是拿别的孩子的优点来对比自己孩子的缺点,如果教育让孩子的尊严丧失,后果将不堪设想。
关于理解,张老师认为,生命无法假定,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一种试错的过程,都是在摸索中前进。父母要在不断的学习中增长教育智慧,对子女的教育要更加专业,要包容子女,理解他们成长的艰难,保护孩子的健康,不要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去教育子女,更不要犯那些无法挽回的错误。
关于爱,张老师认为,不管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教育的基础是爱,爱,就像成长过程中的养料,阳光雨露,充盈着生命。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给予了足够的爱,孩子才会内心强大,拥有战胜成长路上一切困难的勇气;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给予点点滴滴的爱,孩子未必能成才,却能成为一个幸福的人;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给予了足够的爱,孩子才会有生机有灵气。
因为爱孩子,相信教育是慢的艺术,所以教育更多一份爱心与执着,许多本来有缺陷的孩子,由于强大的爱心,执著地坚持,创造出了教育的奇迹,海伦.凯勒不就是这样的吗?
同时,张老师提倡的爱,既不是宠爱,也不是溺爱。而是有底线,有原则的严格要求,严格同样是源于对孩子的爱。反过来,一味的宠爱溺爱,会让孩子的人生之路跌跌撞撞,误入歧途。当然,这样的严格要求,并不等于教育方式的简单粗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