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养老之家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家有胖娃,让他少吃就OK了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3-28 20:46:56   浏览次数:4  发布人:354d****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点击上方蓝字很多家长通过学校的体检结果,才知道孩子超重或者肥胖了。因为仅仅通过外形,部分孩子的超重甚至肥胖是看不出来的,特别是青春期的男孩。甚至有的家长知道孩子的体重超过了正常范围,但仍然觉得“不是事儿”,因为孩子正在长高,将来“一抽条儿”,就能瘦下来。实际上,儿童肥胖症已经成为公共健康问题。家长帮助孩子进行体重管理,需要树立下面四个理念。家长应该认识到,肥胖不是单纯好看不好看的问题,而是一种疾病

    点击上方蓝字

    很多家长通过学校的体检结果,才知道孩子超重或者肥胖了。因为仅仅通过外形,部分孩子的超重甚至肥胖是看不出来的,特别是青春期的男孩。甚至有的家长知道孩子的体重超过了正常范围,但仍然觉得“不是事儿”,因为孩子正在长高,将来“一抽条儿”,就能瘦下来。

    实际上,儿童肥胖症已经成为公共健康问题。家长帮助孩子进行体重管理,需要树立下面四个理念。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家长应该认识到,肥胖不是单纯好看不好看的问题,而是一种疾病。根据上述原则,7岁以下儿童以年龄别BMI的标准差作为评价方法,低于相应年龄别BMI中位数的2倍标准差为消瘦,高于中位数的1倍标准差但不高于2倍标准差为超重,达到或超过2倍标准差则为肥胖。7~18岁儿童青少年以性别年龄别BMI作为筛查超重肥胖的标准。具体情况,大家可以参考原则中的附表4-6。

    孩子的世界很单纯,他们不会对美和丑太过关注,即便胖一点儿,也不会觉得自己就不美了。但是,超重和肥胖会引起多种并发症,包括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高尿酸血症、支气管哮喘、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运动能力下降、骨折及心理行为异常等。相比成年人,肥胖的孩子还会出现成长阶段特有的问题,比如长不高、青春期发育异常等。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肥胖存在“轨迹现象”,即大多数儿童的肥胖如果得不到控制,往往会持续至成年,甚至影响其一生。根据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发布的《中国儿童肥胖报告(2017)》,2/3以上的肥胖儿童持续肥胖至成年期,成年肥胖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体重儿童。肥胖儿童成年后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体重儿童的2.7倍。儿童期至成年期持续肥胖的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是体重持续正常人群的4.3倍,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是体重持续正常人群的9.5倍。

    所以,在孩子体重这件事情上,家长切不可得过且过,更不要指望孩子长高后自己瘦下来。只要超重肥胖一天,就会给孩子的健康带来一天的不良影响。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从临床上看,儿童肥胖多是由于各种不健康的习惯,如进食快、食量大,口味偏重,喜欢吃肉不吃菜,爱吃油炸食物和甜食,喜欢喝含糖饮料等,以及户外活动少、看电子产品时间过长、睡眠时间不足等。

    有的家长会说:是孩子自己爱吃,让他不吃他不听。孩子不会生来就有这些习惯,习惯的养成也非一天两天。孩子的习惯不好,多数是在生活中跟最亲密的成年人习得的。所以,预防孩子肥胖要从生命早期开始,家长要像预防传染病一样,帮助孩子预防超重和肥胖的发生。要想帮助孩子预防或纠正超重和肥胖,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

    要提醒家长们的是,务必重视“生命早期1000天”,即孕期280天和孩子出生后的720天。大量科学研究证明,“生命早期1000天”的营养不良带来的危害是不可逆转且无法弥补的,个体成年后罹患肥胖、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增加,终身体能和神经心理潜能的发挥受限,并可能形成营养不良的代际传递。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体重管理不是在短时间内减重,而是长时间保持健康的生活状态。在具体的管理方式上,家长要讲究策略和方法。与成年人不同,儿童青少年控制体重不宜通过减少食量来实现,而是要通过调整饮食结构,保证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必要时可以咨询营养师,或者就诊于生长发育门诊。

    本文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 孙慧慧

    本文来源:大众健康杂志

    编辑 | 康晓杰

    校审 | 孙茜

    策划 | 王菲菲 崔晨

    CLICK TO SEE YOU LOOK THE BEST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354d****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613427379@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0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