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历史上有一个“羊续悬鱼”的故事流传至今,每每讲到一个人廉洁自律时,常常引用这个故事论证观点。昨天交流这个问题时,一个学生说羊续悬鱼是故弄玄虚,是沽名钓誉,是标新立异,是哗众取宠,给人有点小题大做和矫揉造作之感。
我抨击其观点,说其是站在现在物质及其丰富的新年代去“揣测”和“臆断”物质匮乏的古时代,不要去钻牛角尖,而是要以积极健康的心态从正面层次去相信和理解羊续的做法,而不是质疑历史典故和歪曲事实,既是“典故”,就是经得起历史实践的检验和筛选,就像“大浪淘沙,留下的都是金子”一样,羊续具有金子般纯净廉洁之心。
《后汉书》里的《羊续传》这样记载:“府丞尝献其生鱼,续受而悬于庭;丞后又进之,续乃出前所悬者,以杜其意。”意思是说,羊续的下属曾经给他送来活鱼,羊续没法拒绝只好接受,但是,他把鱼悬挂在门庭上,等到下属再来献鱼时,拿给他看,杜绝他的好意。
羊续悬鱼绝非故弄玄虚。羊续是东汉时期南阳太守,是历史著名廉吏代表之一,在《后汉书》里以《羊续传》写进史书里,彪炳千秋。羊续拒他人之鱼,以示自己廉洁自律、为政清廉,其实是他坚守道德底线,不逾红线,不随流俗,坚持俭以养德,以此拒绝贿赂,整肃风纪,从自我做起,做出的典范。
羊续悬鱼绝非钓誉沽名。悬鱼之举出于善意提醒,一是提醒自己不贪不占,坚守底线,二是提示他人不要给其送礼,他不吃这一套,他是一个喜欢俭以养德的风范君子和崇尚廉洁的正人君子,给他送礼,不要侮辱了他的名声和声誉。古人尚且如此,更是提醒今人面对诱惑定要保持定力。想想现在许多“贪污犯”都是因为贪图享受、来而不拒、欲壑难填才栽倒进到坑里壕里,摔得狼狈不堪或者头破血流,他们大都是掌握一定公权力且有点“小地位”的“大人物”,薪水如泉水,本来生活得很好的,却因为小恩小惠最后发展到了贪婪成性、贪得无厌,不懂得“井泉不满”但“汲而不竭”的道理,这些人既得“井泉”之利,又投贪腐之“江海”,最终导致“溺亡”,毁了终身。
羊续悬鱼并非标新立异。悬鱼之举体现羊续对社会治理和区域管理的一种“率先垂范、推己及人”的示范引领和榜样作用。作为一郡之守,他这样高的“领导层”和“管理者”,都能带头做到廉洁自律和反腐倡廉,他是想要把个人廉洁和洁身自好作为一名官员的基本要求,并想把这一廉政理念和规矩意识潜移默化地带给下属,影响部属,意在上行下效,都要推而广之、贯彻落实。一个人的正力量是微小的,但大家都有这样的正能量,就能做到“微光如炬”,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样。一个人做到个人廉洁是“小廉”,但要是能把“廉洁”影响到更多的人,让他们都能做到廉洁自好,那才是“大廉”。想想,羊续的下属不好意思地带着上次留下的“干鱼”和这次拒收的“鲜鱼”回到自己的县衙,肯定是百感交集,自己受到教育、鼓舞、感动,思维决定行为,他肯定会身体力行,会像羊续那样为官清廉、俭以养德,也会在不同场合下宣讲廉洁自律、为人清廉的道理,影响更多人的行为做法,这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道理。
羊续悬鱼并非哗众取宠。悬鱼之举体现羊续面对外在诱惑和压力,能坚守底线,不忘初心,不易本色,不辱使命。据《后汉书》里记载,当时东汉负责皇室庶务和财物的机构“东园左驺”,有一个潜规则,凡时拜三公者均要给其送礼凑份子钱,有点像现在个别地方搞的“公益赞赏、赞助、打赏、捐助”之类的“慈善机构”,羊续是铁公鸡,坐单席,不出钱,还指着自己的麻絮旧袍说:“你看我这破衣烂衫的,穷得叮当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我是真的没有钱啊”,哈哈,羊续真会哭穷,他敢于“抗上不尊”,不慕三公之位,廉洁的“真金”不怕“火”炼,在个人名利需要考验的关口,坚守廉洁,不移志向,这样的廉吏岂能是哗众取宠、沽名钓誉。
一个人避免堤溃蚁孔、气泄针芒,就要慎独、慎微、慎初,从工作之微末、生活之点滴做起,严于律己,坚定不移,做好自己,将纪律和规矩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自觉修为,慎终为始,自始至终,才能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