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基层是党的执政根基、力量之源”,“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基层作为国家治理的最末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广大基层干部要怀揣“三心”、用好“三石”,走稳走实走好基层服务的每一步路。
以真诚之心,筑牢民心所向的“压舱石”。基层干部是党和国家各项政策落实的最后一环,一头连着党中央,另一头连着普通人民群众,可以理解为是党中央神经末梢,也可以理解为我们工作的第一线。基层工作种类复杂、工作量大,而群众的类型多种多样,有不同的工作者,有文化学历高低差异,在开展政策宣讲、基层调研、接待群众来访时,应该根据不同人的年龄、身份、诉求,有针对性地调整沟通的方式,站在群众角度思考问题,与群众坐在同一条板凳上,用心用情办好人民群众可感可及的小事,以真诚的态度去赢得群众的认可。
以学习之心,发掘群众智慧的“试金石”。基层情况错综复杂,想要做好群众工作,就要深入基层一线,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从生动鲜活的基层实践中汲取智慧”。我们既要走出办公室、走进田间地头,向群众学习“金点子”,也要听懂群众呼声、读懂群众诉求,了解民情民意。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自觉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集广大群众智慧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以实干之心,压实人民幸福之路的“铺路石”。仰望星空也需脚踏实地,任何宏观的政策都需要基层干部去落实。干部干部,干字当头,无论是森林防火还是抗洪抗旱,无论是乡村振兴亦或是产业发展,都我们需要身体力行。基层是个大熔炉,青年干部要努力在“淬火”中,把真本事“炼”出来,把经验盲区、能力弱项补上去。要立足自身岗位职责,把“事”扛在肩上、握在手中、干在实处,在干中学、学中干,认真解决好群众的每一件小事,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