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评论
近年来,民用高压氧舱体验店在全国各地悄然兴起。从缓解疲劳到美容抗衰,从调节免疫到运动恢复,高压氧舱几乎无所不能。甚至有商家宣称其可以“使人重返年轻”,是“全民适用、用则受益”的健康神器。在光鲜的营销和百姓的追捧背后,折射出人们对于健康和衰老的普遍焦虑,以及商家对这种情绪的过度迎合和利用。
医用高压氧舱主要用于急救和康复治疗,如一氧化碳中毒、气栓症、减压病的急救,以及颅脑脊髓损伤、脑血管病的康复治疗等。这些用途有着明确的医学依据和严格的适应证。但近年来,这一技术正逐步被包装为大众消费品。
部分商家在广告中将高压氧舱描述为“像坐头等舱一样享受”的新潮保健方式,似乎只需支付一笔不菲的费用,就能换来神清气爽、容光焕发,甚至百病全消、返老还童。这种近乎梦幻的健康解决方案,真的靠谱吗?
殊不知,医用高压氧舱的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除了要取得医生、护士或技师资格证书外,还需要取得医用氧舱从业人员证,维护保养人员需要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等,从业要求较高。而民用高压氧舱的压力值、氧浓度、舱体设计与医用高压氧舱不尽相同,且大多数工作人员没有相应资质,缺乏应急处置措施和预案。
围绕高压氧舱设备本身,也有不少尚待研究的问题。例如,治疗心血管疾病是高压氧舱广告中最常见的卖点。然而,在学术界它能否被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尚存争议,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临床数据来明确其效果和安全性。
更值得警惕的是,“全民适用”的说法明显忽视了高压氧舱的医疗风险。高压氧治疗存在明确的禁忌证,并非适用于所有人。然而,这些风险在商家的宣传中被一笔带过,缺少专业知识的消费者盲目尝试,无异于赌博。
高压氧舱营销热潮的背后,迎合的是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健康焦虑。面对快节奏的生活、不规律的作息以及对衰老的恐惧,人们希望找到一种快速、便捷的解决方案。而高压氧舱营销者恰好抓住了这一心理,以“高科技”“抗衰老”等词语吸引人们消费。
在高压氧舱从专业医疗设备变成大众消费品的过程中,监管的缺位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现有广告法对于类似宣传的监管仍显薄弱,部分商家打着“高科技”的旗号,在宣传中堆砌大量科学术语并混淆医疗用途与保健功能,以误导消费者。
高压氧舱的走红,既是折射出人们健康焦虑的一种商业现象,也是科技与市场碰撞的缩影。在这场营销狂欢中,老年人需要保持理性,拒绝盲目跟风;行业和监管部门则有责任厘清医疗与保健的边界,遏制过度宣传。
直面健康热点
分享真知灼见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来源:老年健康报
文:尤颖康
策划:张灿灿
编辑:尤颖康 管仲瑶
校对:李诗尧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访问yuanben.io查询【25MHQWYD】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