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养老之家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守护冰川,全球变暖下的守护与创新 | 世界冰川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3-21 10:39:22   浏览次数:11  发布人:16e2****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2022年,联合国大会第77届会议通过决议,宣布2025年为国际冰川保护年,并宣布自2025年起,每年3月21日为世界冰川日(World Day for Glaciers),以此提高全球民众对冰川在气候系统和水文循环中关键作用的认识,同时应对冰川加速融化所带来的紧迫挑战。▲2025国际冰川保护年启动01冰川消融挑战冰川,是存在于极地或高山地区由多年积雪慢慢压实、冻结形成的巨大冰体。不仅是地球上壮丽

    2022年,联合国大会第77届会议通过决议,宣布2025年为国际冰川保护年,并宣布自2025年起,每年3月21日为世界冰川日(World Day for Glaciers),以此提高全球民众对冰川在气候系统和水文循环中关键作用的认识,同时应对冰川加速融化所带来的紧迫挑战。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2025国际冰川保护年启动

    01

    冰川消融挑战

    冰川,是存在于极地或高山地区由多年积雪慢慢压实、冻结形成的巨大冰体。

    不仅是地球上壮丽的景观,更是地球上最庞大的固体水库,以冰的形式长期储存了地球上约70%的淡水,远超湖泊、河流和地下水的总量,关乎着数十亿人的用水需求。

    同时,冰川的高反射率能有效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球表面温度,在调节全球气候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

    然而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全球冰川正在加速消融萎缩,这不仅影响径流补给和季节性分配,还可能引发水资源短缺、农业产量下降和能源供应不稳定。

    根据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天山冰川观测试验站的最新研究,未来无论哪种气候情景,冰川退缩消亡趋势不可逆转。

    尽管当前全球范围内采取了节能减排等措施来减缓气候变化,但由于冰川本身的巨大体积和长时间的滞后反应,现有的气候治理进程难以应对冰川资源的逐步损失。

    02

    探索应对策略

    鉴于冰川消融的不可逆性及其深远影响,科学家和政策制定者正在探索更加系统和高效的保护与适应对策。

    例如我国早已建立了羌塘、三江源、祁连山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减少人类活动对冰川的影响,维持冰川及其周边生态系统的稳定。其次在西北干旱区大规模建设水库和水利工程,调节和储存冰川融水,减缓冰川融水的流失并优化水资源的分配。

    由全球多家机构联合发起的全球冰川消亡名单(GGCL)项目,在全球范围内选择了20条即将消融殆尽,且极具科研及社会经济价值的冰川为代表,向全球展示冰川的剧烈变化和保护的紧迫性。

    但以上种种方法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或科普冰川消融的影响,而无法短期内阻止或缓解冰川消融的趋势。

    03

    冰川保护

    我们在行动

    为针对性地缓解冰川消融趋势,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川保护团队基于地球工程原理,率先开展主动干预冰川保护实验研究。

    2019年,科研团队于阿尔泰山木斯岛冰川开展了为期1周的人工增雪减缓冰川消融实验,实验数据表明减缓了54%的冰川消融速度。

    实验证明,人工增雪可增加冰川物质积累,增大冰面反照率,弥补冰川物质损失的同时,减少冰雪表面对太阳辐射能量的吸收。该研究或可作为一种积极的冰川保护手段,缓解全球变暖对区域冰川的不利影响。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人工增雪实验,左图为烟雾发生器,右图为山谷的云层向冰川顶部移动。

    为进一步探索创新性的冰川保护手段,科研团队开展人工覆盖高反射性隔热材料的实验研究。自2020年起,团队先后在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木扎尔特冰川、祁连山摆浪河21号冰川,以及横断山达古17号冰川进行实验,旨在降低冰川表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减缓冰雪融化速率,延缓冰川退缩。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人工覆盖实验现场

    实验采用了多种高反射性材料,包括特殊织物和环保涂层,以测试不同材料的隔热效果和环境适应性。

    初步结果表明,这些材料能够显著提升冰面的反照率,使覆盖区域的消融量减少35%-70%。

    尤其在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实验数据显示,人工覆盖显著降低了冰川表层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有效抑制了冰雪消融。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人工覆盖冰川保护概念图

    除了关注材料的降温效果,研究团队还评估了其耐久性、环境影响及适用性,以确保其可持续性。

    未来,科研团队将进一步探索人工增雪、覆盖技术等手段相结合的综合冰川保护策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冰川消融挑战。

    冰川保护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事业,只有通过不懈探索与实践,才能为未来守护这一珍贵的自然遗产,让冰川的冰雪之美得以延续。

    来源: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责任编辑:曹旸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16e2****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613427379@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0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