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怀特海的哲学和教育学
作为一位杰出的现代哲学家和教育学家,怀特海在哲学和教育学这两个领域都做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贡献,提出了很多颇富意义的新思想;但是,由于他的不少重要思想散布在他的很多不同论文中,显得有些杂乱、分散,不够明确和集中,因而没有得到人们的充分理解和认可;在本文中,我们打算对怀特海的哲学和教育学做一番比较系统的整理,这对于厘清他的思想体系,进而更清楚地认识他的一些观点、主张会有一定的意义。
(一)怀特海的哲学思想
整体来讲,怀特海的哲学体系是庞大、系统而又严谨、精细的,在大量的观点背后则贯穿着一些基本的思想主线,下面的几条大概是其中比较重要的核心观念。
1机体学说。如所熟知,机体论是怀特海的基本哲学主张,这一观念主要针对的是近代哲学的个体性倾向;我们大都了解,以笛卡尔为开端的近代哲学的基本前提之一即是强调个体和主体的价值,这种哲学思潮产生了如下的倾向:“这种质料本身并没有知觉、价值或目的。它所表现的一切就是它所表现的一切,它根据外界关系加给它的固定规则来行动,这种规则并不是从它本身其所以能存在的性质中产生出来的。”[1]“道德原则强调了个别实有的内在价值。这样一强调就把个人和个体经验的观念提到思潮的最前头来了。混乱也就从这一点上开始的。每一个实有的发生态个体价值就变成了它的独立的实体存在,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概念。”[2]但是,怀特海认为这种强调个体和原子事实的哲学观念在科学、实际生活、价值观等多个领域中都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而,他提出了机体思想作为对近代哲学的一种修正和补充,在这一哲学思想里,“唯物论中的精神便分解成了机体的机能。心理领域就表示着事件的本质。我们的躯体事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机体形式,所以它包括着认识。同时,时间与空间从最具体的意义上来讲,便是事件发生的场所。机体是一定形式的价值的体现。某种实际价值的发生要依靠对调和各种不同意见的限制。因此,事实上,事件本身便由于这种限制而成了价值。”[3]容易理解,机体学说主要关注的不是单个的事实,而是整体环境和机体各部分的相互协调,它看重的不是孤立的个体事件,而是在机体中不断发生的复杂变化过程。在很多不同的场合,怀特海从不同的侧面阐发过机体学说的内涵,可以说,机体论在认识论、伦理学和自然科学等领域都有着丰富的内涵,因而,它的内在价值也值得我们的重视。
例如,在自然生态领域,怀特海认为现代的工业发展即破坏了机体论:“在工业化最发达的国家中,艺术被看成儿戏。……由此产生的两个恶果是:(1)不顾每一个机体和环境的真正关系,(2)不顾环境的内在价值,而在考虑终极目的时,环境的内在价值是必须充分估计进去的。”[4]显然,怀特海的这些看法是比较合理的。当然,在环境生态领域,如果只是提出一种哲学观念的话,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影响毕竟是有限的;在自然生态问题中,我们需要政府来调控和引导各种产业的发展,需要环境保护领域的技术专家来开发先进的设备,需要建筑师和艺术家来设计贴近自然的建筑,也需要普通民众具备更多的环境生态意识;总之,只是提出一种纯粹的哲学理念对现实生活的影响自然不会太大,环境生态问题需要社会上很多不同的领域的人们的共同合作。以全球变暖这一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为例,首先,各个政府于2015年12月签订了《巴黎协定》;其次,各个汽车公司也在尽力研发新能源汽车;最后,环境保护领域的专家也在密切监测、分析着各方面的生态数据;总之,它需要很多领域的从业者的共同努力。显然,机体论只是一种抽象的哲学理念,它如果想有更大的影响的话,则需要更多的具体的科学事实、经验事实的有力支持。
2过程。由于怀特海的哲学往往被称为“过程哲学”,因此,过程在怀特海的哲学体系中自然占有中心地位,关于过程的基本含义,他曾说到:“一切意义取决于持续。持续就是在时间过程中保持价值的达成态。持续的东西是自身固有模式的同一。持续需要有利的条件。整个科学的问题就是环绕着持续机体的问题。”[5]总之,所谓过程即是重视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而并不关注单个的客体,相反,它关注的是机体的流变过程,而不是把机体看做一个固定不变的客体;显然,它的基本内涵还是很清楚的。
当然,过程的基本意义还可以有更加宏大的背景,譬如,怀特海曾写道:“宇宙完成其现实性有四个创造阶段。第一是概念产生阶段,它在现实性上不完善,然而在其对评估的调整上则是无限的。其次是物质产生的短暂阶段,它具有其多种多样的现实性。在这一阶段上,宇宙获得了完满的现实性;但是在各个个体之间的坚实性方面却存在着缺陷。这一阶段从第一阶段中获得其具有决定性的条件。再次,是现实性被进一步完善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上,多成为永恒的一,无论对个体认同还是对统一性之完成的任何损失都没有限制。在永恒性中,直接性与客观不朽是一致的。这个阶段从先前的两个阶段中获得其存在的条件。在第四阶段,这种创造性的活动完成了自身。因为这种被进一步完善的现实性要返回到世俗世界之中,并且限制着这个世界,因而每一种暂时的现实性都把它作为某种直接的相关经验事实而包含着它。因为天国今天与我们同在。第四阶段的这种行为是上帝对世界的爱。它是对各种特殊场合的特殊天意。在世界上的全部所作所为就是要转化为天国之中的实在,而天国里的实在还要返回到这个世界之中。由于这种互惠关系,世界上的爱可以进入到天国中的爱之中,而洪水仍然可以重新回到世界之中。”“不懈的追求被证明为是正当的——不懈地追求存在的热情,被我们的直接行动的永久存在的、永不衰竭的重要性所革新,它在不断地凋谢,然而其生命却永恒地存在着。”[6]这段话有着很丰富的内涵,它指明了一个完整过程的四个阶段,也系统阐明了“过程”和“实在”这两个基本概念的内在意义和相互关系,即过程会产生出现实世界里的实在,而实在产生以后又会激发出新的过程,宇宙就处在这样一个持续不断的创造过程中。
在另一些地方,怀特海也曾用通俗的语言阐述了过程哲学的基本含义:“由于亚里士多德逻辑学的坏影响,形而上学思想便只强调名词和形容词,而忽视了介词和连词。”[7]“这种创造是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所谓‘过程本身就是实体’。因为你刚刚抵达一时一地,你便又立即开始新的旅程了。人类参与了这种创造的过程一天,也就加入了上帝与神圣的行列一天,而这种参与恰恰正是人类的不朽之处。”[8]即怀特海认为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才是本质性的,它要比实体、客体等事物更为根本,这是怀氏哲学的基本出发点,也是跟其他的大多数近代哲学流派不一样的地方。总之,过程哲学有着清晰、宽广的总体内涵,它涉及到认识论、本体论、实际生活等多个方面,也构成了怀特海的一个基本哲学观念。
3一般与具体。对于一般与具体之间关系的强烈关注也是怀特海哲学思想的显著特色之一,关于二者的相互关系,他写道:“意识经验的基本形式的一个特性,就是它把广泛的一般与明显的特殊溶合起来。”首先,一般性对于我们认识事物来说是重要的,“我们对特性的最初意识的基础,乃是一种广泛的一般原则。例如,当我们最初使自己回忆起那文明的经验时,思维的特殊方式是——‘这是重要的’,‘这是困难的’,‘这是令人愉快的’。”与此同时,具体性、特殊性也属于我们的思维方式的核心特征,“好的文献力求避免那种广泛的、哲学上的一般性陈述,这种一般性陈述只是事物特性的展示,它紧紧纠缠着那必然赋予质的一般性以主要地位的偶然的精确性不放。”[9]显然,一般与具体这两种相互联系的思维方式对我们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以数学这一领域为例,怀特海说道:“如果我们教数学只是让学生牢记一般原理,我们将损害数学教育。一般概念是联系特殊结果的方式,毕竟,具体特殊的问题才是重要的。因此,在处理数学问题时,你的结果怎么具体也不过分,而涉及到你的方法时则越普遍越好。推理的本质过程是对特殊的事物进行归纳概括,然后对一般的事物进行特殊处理。没有一般性的概括归纳,就不存在推理;没有具体性就会失去重要性。”[10]即在数学领域里,一般与具体这对思维模式的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也是非常显著和强烈的。
如果我们考察实际生活的各个领域,即会发现,一般与具体的相互影响也是很明显的;如当我们学习科学、技术知识时,既需要概括、总结大量的一般规律,也需要掌握很多的具体细节;在生活经验领域,我们既需要总结一些一般性的道理,也需要掌握很多细致的具体事实;在管理领域,我们也既需要了解很多的管理规律,又需要掌握很多具体的个人情况、部门情况等;这些事实都印证了怀特海的总结:“我们按一般原则思考,但是我们的生活充满细节”[11]。总之,一般与具体这对思维模式在实际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它们都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应对各种问题;因此,怀特海对它们的密切关注也是由它们的重要性自然地激发出来的。
4传统与新思想。在怀特海的思想体系里,对传统和新思想二者的重视也是一个突出的主题。首先,关于传统的价值,他写道:“现代学者的所思所想都会被修昔底德、徳谟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或阿基米德立刻了解。在他们当中,不论是谁,只要看上一眼,准会对牛顿的运动定律了然于心。这些定律是推陈出新的产物。亚里士多德或许会嘲弄牛顿的第一定律,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了解这一定律。在他们当中,不论是谁,都会了解美国的独立宣言。在美国宪法中,没有一字一句会使他们感到困惑不解。……精神和物质的概念,在空间运动的概念,个人权利的概念,社会群体的概念——悲剧世界,喜剧世界,英雄主义的世界——所有这些,对古人来说,是完全熟悉的。”[12]即怀氏认为现代社会里的科学、法律、政治制度等基本事物都是推陈出新的产物,它们都部分植根于古希腊文明;但是,另一方面,由于人类社会的迅速发展,导致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相比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导致的总体效应是:“凡此种种变化,其总的结果是:古典理念丧失了它作为规范现代社会各个方面的最高准则的作用。让我们举个小小的例子:在雅典一提到陶工旋盘,就令人想起制作陶器时那种熟悉生动的情景,可是在伦敦却需要加以注释才能使人明白。不管我们遗憾与否,反正古典理念在教育领域的最高权威已经注定要扫地以尽了。”[13]在这里,怀氏认为,在古代社会,由于社会构成比较简单,因而,人们对制作陶器等日常活动都很熟悉,然而,在现代社会,由于社会结构的大幅度复杂化,因而,人们大多已对制作陶器等手工活动不是很了解。总之,现代社会一方面来源于传统思想、制度,另一方面它在很多方面又超越了古希腊社会,这是我们认识传统的价值的两个基本立足点。
在肯定传统的丰富价值的同时,怀氏又高度强调新思想的根本价值,他说道:“要静止地维持完善是不可能的。这一规律根植于事物的性质之中。不进则退,人类只能在两者中作出选择。”“只要该类型的完善内有可能存在着新颖的试验,该文明便可维持它极盛时期的高度。” [14]在这里,怀特海对于新思想在人类社会里的根本意义的阐述是非常清楚的,即只有科学、技术、社会等方面的大量新思想才能使得社会(和个人)充满活力,如果缺少它们,社会就会封闭僵化;例如,就最近的十年来说,如果没有微信、智能手机、各种新式药物、3D打印、一些新电影和不少新流行歌曲等新技术、新事物的出现,我们的个人生活就不会这样充满变化感和新鲜感,我们的社会也无法健康地进步。总之,传统与新思想二者间的相互关系也构成了怀特海哲学里的一个重要维度,当然,它们也自然地反映了现代社会结构的一些根本特征。
总的说来,怀特海的哲学有着丰富的内容,而且有着自己显著的特色,他在很多问题上的阐述都扩展了现代哲学的视野,他所讨论的很多主题是其他哲学家没有充分关注的,而且,他对一些基本观念的阐释也很系统而深入,这些都表明了他的哲学研究的原创性、系统性和丰富性。每位杰出的哲学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关心的一些思想主题,如洛克、笛卡尔等就是这样,怀特海自然也不例外,他的哲学著作里包含着很多独创性和有益的成分,对于认识论、本体论、实际生活、科学哲学、美学和语言哲学等很多方面都富于启迪意义,总之,怀特海的哲学值得人们的不断研究和发掘。
(二)怀特海的教育学观点
作为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和思想家,怀特海在教育领域有长期的学习和研究经验,相应地,他在教育学领域也系统地提出了很多新思想,由于这些思想都非常的睿智和成熟,因而,它们都有着长久的价值。
1技术教育。首先,怀特海非常重视技术教育,重视培养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对此,他说道:“在科学、技术、艺术课程中,大力培养动手能力,应当成为大部分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指定伦敦市民教育要求的丰富经验,我确信将传授抽象知识的学校同传授实用知识和工艺知识的学校截然分开是错误的。”[17]“严格进行手工艺训练,提高适应能力,培养爱本行讲效率的感情。这就是为生产培养既能干又快乐的人的必由之路。”[18]动手能力(如木工活和金工活等)自然需要在车间工厂的大量实践,如怀氏所说:“像代数学一样,几何与几何制图必须超越几何概念的范畴。在相邻的工业领域,机械和车间操作实践形成几何学知识的适当延伸。例如,伦敦工艺专科学校在这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19] “才智非凡的人在隔绝状态中工作不可能发挥得最好。创造性冲动的激励需要很快向实践转变,尤其对儿童来说是这样。几何学与力学知识,辅以车间工厂的实践,便可以实现这样的目标,否则,数学便成了冗长的废话。”同时,关于各种技术门类(如烹饪业、农业、手工业等)涉及到的科学课程(物理学、几何学、化学等)的具体组成,怀氏写道:“经过一定思考有可能找到可以说明大部分职业的科学课程。而且,人们对这个问题很了解,在英国的许多技术学校和初级工艺学校中已经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20]总之,怀特海对技术教育的内容、方法、意义等做了大量的阐述。
如果我们对现代的教育理论做些简单的宏观考察,会不难发现,人们似乎对通识教育最为重视和关注,但是对技术教育却比较忽视,这当然是一种不好的倾向,因为学生们需要接受足够的技术教育的训练和具备比较全面、熟练的动手能力,这是他们的实际工作和生活所必需的。在忙碌的实际生活里,很多场合下我们都需要有很好的动手能力,如盖屋时即需要不少的动手实践,放置楼板、安放地板、安置窗户等都需要熟练的动手经验;水、电、暖气等方面的安装、维修等也需要很多的动手实践;同时,做饭自然也需要大量、细致的动手操作,如炖鱼、煮排骨、熬西红柿鸡蛋汤等都需要很好的动手能力。总之,技术教育的内容是宽广而又精细的,而且,它也是我们的实际工作、生活所必需的,对于社会里的个人来说,如果他不具备全面、灵活的动手能力,那么,他就很难适应工作、生活的复杂要求,因而,技术教育必须成为现代教育的一大组成部分。总之,怀特海对技术教育的重视和系统论述对于我们纠正现代教育的认识和实践上的偏颇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2艺术教育。怀特海对艺术教育也做过大量的讨论;首先,他指明了艺术的含义:“所以我所追求的广义的‘艺术’,便是一种选择具体事物的方法,它把具体事物安排得能引起人们的重视它们本身可能体现的特殊价值。例如我们把身体和眼睛的位置对好,以便能充分地看到日落,这便是艺术选择的一个简单实例。艺术的习惯就是享受现实价值的习惯。”“伟大的艺术就是处理环境,使它为灵魂创造生动的但转瞬即逝的价值。”[21]在他看来,艺术的基本意义在于:“艺术和文学赋予生命的活力并不只是一种间接的影响,它们还直接给予我们充满想象力的视野。我们生活的世界所包容的远远超越肉体感官的释放,而具有各种微妙的反应和情感的起伏波动。想象的视野是具备控制力和指导能力的先决条件。”[22]基于这些理由,他认为我们需要加强艺术方面的教育:“在与学生未来生活有关的条件下,向他们提供喜闻乐见的、足够数量的可能满足美学需要和道德需要的知识。”[23]为此,他对艺术教育做过很多角度、很多层次的阐述。
对个人生活来说,艺术所以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艺术可以提升、净化我们的日常生活,即如果有艺术要素的渗入,我们的在外出差、家居生活、干体力活、工作办公等很多活动都可以有更丰富的维度,此时我们可以获得身体和情绪上的放松,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实际工作和生活,即电影、音乐、绘画、文学等很多的艺术可以使得我们工作、生活的几乎所有方面都更加富于乐趣和吸引力,进而促进我们的身心和谐;同时,就社会层面来说,艺术也可以提升我们社会的总体风尚,因为高雅的艺术可以净化社会上的很多粗俗现象,可以增加社会里的积极要素、美感元素;总之,艺术对于个人和社会两个方面都是很有意义的。当然,另一方面,艺术毕竟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也不能过分夸大它的价值,工作、生活的主要部分还是要脚踏实地地完成各种具体的事务和任务,在很多情况下,艺术只是一种辅助性的手段,而繁杂的工作、生活任务则需要严谨、灵活的工作态度和纯熟的专业技能。总之,怀特海关于艺术教育的很多有价值的看法也值得我们的关注和思考。
3科学教育。首先,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怀特海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因而,他对于科学教育的观点是有深厚基础的,并不是凭空立论。关于科学教育的内容和基本意义,他说道:“在当今世界上,男人和女人都必须把这种知识掌握得一清二楚,而且不得少于必需的最低量。此外,他们的头脑必须训练得能够根据形势的要求不断扩大这种知识。因此,在16岁以前这一阶段的普通教育中,必须概括地介绍一些生理、植物、物理、化学、天文、地质等方面的知识,即使不可能将所有这些科学知识作为需要认真学习的课程列入学校的课程表中。就生理而言,这尤其重要,因为事有凑巧,我们人人都有身体。”[24]在科学教育中,以物理和化学教育最为突出一些,他阐述道:“在科学教育中,硬的部分应该限制为一门或者最多两门科学,例如物理和化学,而且,这两门科学的优势在于它们是重点科学,不学习理化,根本不可能懂得其他科学。”“在最基本的实验中出现的大量的、初步的、简单的概念肯定是物理和力学方面的。但是,随着学生取得某些重大进步,物理和化学就可以互相阐明了。而学生由此发展起来的广泛兴趣又能使这两门课程互相调剂。”[25]总之,怀特海关于科学教育和其中的很多特定问题都做过比较系统的思考,其中也包含着很多值得我们认真吸取的真知灼见。
关于数学教育,他认为其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教学时间太少:“初等数学还受如下限制:时间太少,因此,课程所介绍的数学理论只限于至关重要而又不甚复杂能为一般学生所接受的的部分”,针对这一问题,他给出的相应建议是:“一方面是倾向于压缩进行抽象推导的数量,而另一方面则倾向于增加研究概念本身的时间,特别是借助于这些概念在实例中的应用”,同时,他有如下的总体观点:“(1)数学原理的学习应看做一系列基本概念的学习,学生很快就会认识其重要性;(2)举凡不能通过这一检验的命题和方法,不论它们对进一步的学习如何重要,都应该毫不留情地通通删掉;(3)由此节省下来的时间,可用于拓展学生有待学习的基本概念,以便囊括实质上可说是坐标几何的方法、微分学的增长率基本概念以及几何学的相似性概念。”其中的总的原则是:“删减细枝末节,突出基本原理,强化实际应用。”[26]显然,这些关于数学教育的看法也都有可取之处。
当然,技术教育、艺术教育和科学教育三者的内涵都是广阔的,我们在上文做的一些分析只是几个特定的方面,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它们所遇到的问题肯定是非常复杂的,需要我们具体地处理特定的问题,同时我们也应对它们有系统、宽广的认识。总体来说,这三种教育并不是互相隔离的三个部分,而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譬如,技术教育自然需要以科学知识为基础(“数学和科学又有助于学生了解他在车间里所干的金工活和木工活中的知识”[27]),同时,技术教育(如服装业等)也需要艺术设计的部分,技术工人也需要很多的娱乐、艺术来放松身心;对于艺术教育来说,科学知识可以提供艺术上的很多灵感(如华兹华斯和雪莱等人的例子),同时,艺术家也需要有足够的技术训练,来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最后,对于科学教育来说,艺术训练可以增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技术教育则可以增加他们对科学知识的应用性的理解。总之,这三种互相联系的教育是现代教育中的三个主要部分,如果我们能精心协调它们的学习、训练,使它们很好地融入学生们的头脑、生活中,那么,对于个人和社会来说都是非常有益的事情。
4思想和行动、实际经验。怀特海的教育学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除了上述的三类教育以外,他的另一个根本观点是对行动和实践的高度重视;首先,关于行动与思想间的复杂关系,他写道:“教育的目的是把思想和行动结合起来——思想控制行动,思想导致行动。此外,还要能够辨别思想中有价值的东西以及行动中有价值的东西。”[28]“行动以及我们处于事件在必然因果关系中的转变,这两者是极其重要的。……从本质上说,文化应该是为了行动,其作用应该使劳动从漫无目的的辛劳中解脱出来。”[29]“脱离行动与目的的完全被动的沉思,是一个极端靠不住的概念。”[30]其次,对于大学来说,他也认为大学的各个系科都需要和生活实践保持广泛、密切的相互联系,大学需要从与生活实践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很多新的思想成分,对此,他说道:“小心翼翼地防范大学参加外界活动是冷却兴趣和阻碍进步的灵丹妙药。清心寡欲与大学格格不入。大学必须同行动结成眷属。”[31]“ ……中断大学同生活实践的密切联系竟成了一种最大的时髦。这在18世纪和19世纪达到了高潮,它预示着一个文化上的腐朽时期就要来临了。”[32]总之,就个人和大学两个方面来讲,行动、实践与理论知识的相互作用都是教育的根本主题之一。
行动和实际经验所以在工作、生活中如此重要自然有很多方面的基本原因;首先,我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只有在实践中通过大量的人际互动才能逐步成熟,我们的言行举止、外在仪表、说话办事的方式等都需要反复实践才能变得稳重得体;其次,我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必须通过进行大量的、多种类型的动手操作才能逐步成熟,只是在脑子里对这些动手操作进行思考是无济于事的,我们必须要有大量的实际操作经验、干很多活才行;第三,我们的政治、经济、商业等看法也需要在实践中经受检验,因为理论知识是抽象的,有时比较片面,而实践中的知识则是第一手的、直接的事实,它们才能使我们的这些想法变得真正完善、全面;第四,我们的日常起居、家庭生活、照顾老人和孩子等活动也需要在实践中才能正常运转,这些事情都不是单靠思考就能解决的,必须要有大量的行动。总之,行动的重要性体现在很多不同的方面,通常情况下,实践经验越丰富,在实际生活中处理各种事务就会越得心应手;在现实生活里,购买手机、到医院就诊、做菜、管理工作、在外出差、坐火车、打扫卫生、各种礼仪、购买衣服等各个方面都需要很多的实际经验的积累,这些经验越丰富,我们面对工作和生活就会越能应付自如。在这一点上,中国的学者们的看法是类似的,如王阳明曾说:“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33]显然,王阳明的这一观点跟怀特海的相关主张是很接近的。简言之,书本中的知识必须要有大量的行动和实践经验来进行检验、调整和修正,否则就会比较空洞和刻板,即很多的理论知识必须要跟行动互相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发挥它们的作用。
5广博教育的重要性。关于现代社会里的教育,怀特海提出的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对广博教育的坚持,他认为受教育者的知识面需要足够宽,对此,他说道:“如果我们把技术教育看成是向孩子们传授一门高度专业化的手工技能,那么技术教育注定要失败。国家需要一种劳动力的流动,不仅仅是从一个地方流到另一个地方,而且在相关能力的适当范围内,能够从一种专门类型的工作转换到另一种专门的工作。……我只是坚持这样的原则:受教育者接受训练的范围应该比他最后掌握的专业更广泛,他因此而获得的适应各种不同需要的能力将对工人有利,对雇主有利,而且对国家有利。”[34][“如果培养出来的青年学生知识面不够宽,那是无济于事的。这样的知识,很可能在他们人到中年之前便被取而代之了。”[35]通过这些论点,我们不难了解怀氏的一个基本教育理念,即受教育者只有具备宽广的知识面和视野,他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中的各种职业和任务;因为现代社会要比传统社会复杂很多,它的职业种类非常多样,而且这些职业的要求也很高,因此,一个人只有具备足够宽广的知识面,在面临职业转换的时候(这种情况当然经常发生),他才能更快、更好地适应新的工作。简言之,在现代社会里,一个人需要具备宽广而又不失精深的知识面,这样,他才能更好地适应工业界和商业界里的各种严格要求。相应地,如何精心安排各种教育内容,使它们能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协调促进他们的各种能力,培养学生们宽广的知识面,对于现代教育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问题。
通过上述的几个方面的阐述,我们不难看出,怀特海的教育学的内容是非常宽广的,同时他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又很具体、详尽,这些认识也都基于他长期的积极思考和实践,因而,他的立论都有着比较坚实的基础。怀特海的上述教育观点,如重视技术教育,重视科学教育、技术教育、艺术教育三者的协调等,由于它们的新意、实用价值和重要性,对于现代教育理论来说也非常富于启发意义。通观怀特海的教育理论,会发现其中的一个基本立足点是对知识的应用的重视,对此,他说道:“就这种或那种意义上来说,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当安排辅助性的应用活动。实际上,应用是知识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已知事物寓于它们与外界事物的联系之中。所以未加应用的知识不过是被剥夺了意义的知识而已。”[36]从这里可以看出,怀特海非常重视实践问题,这一总的倾向自然是很正确的,对我们也会产生很大的启发。由于我们的大部分学生最终都要进入社会,而在社会里工作、生活自然不像在学校里那样悠闲、宽松,社会里的各项工作事务、人际关系等都要比学校里复杂不少,因此,人们必须要有大量的行动和各类生活经验,因而,怀特海对于实践、知识的应用性的强调与社会生活是非常符合的。
(三)怀特海思想的若干缺陷
[if !supportFootnotes]
[endif]
[1]《科学与近代世界》,第一章,“现代科学的起源”。
[2]同上书,第十三章,“对社会进步的要求”。
[3]同上书,上章。
[4]同上书,上章。
[5] 同上书,上章。
[6]《过程与实在》,第五编,第二章,第七节,页636、637,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
[7] ,第十九章,第二节,页325,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
[8] 《怀特海文录》里的文章“永恒的宇宙与暂时的观念”,页319,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
[9]《思维方式》,第一讲,第2节,页5、6,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年。
[10]《教育的目的》里的论文《技术教育及其与科学和文学的关系》,页93、94,三联书店,2002年。
[11]《怀特海文录》里的文章“一个英国人受到的教育”,页33。
[12]同上书里的论文“哈佛大学走向未来”,页156、157。
[13]同上书里的论文“数学与文科教育”,第四节,页115。
[14] ,第十九章,第二、三节,页322-328。
[15]《人的问题》里的“怀特海的哲学”,页354,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16] ,第十七章,第二节,页298。
[17]《怀特海文录》里的论文“研究过去-鉴别利弊”,页102、103。
[18] 同上书里的文章“教育与自我教育”,页107。
[19]《教育的目的》里的同名论文,页18、19。
[20]同上书里的论文《技术教育及其与科学和文学的关系》,页85-99。
[21]《科学与近代世界》,第十三章。
[22]《教育的目的》里的论文《技术教育及其与科学和文学的关系》,页103。
[23]《怀特海文录》里的论文“哈佛大学走向未来”,页151。
[24] 同上书里的论文“普通教育中的科学教学”,页135。
[25]同上书,上论文,页136。
[26]同上书里的论文“数学与文科教育”,页120-128。
[27]同上书里的论文“教育与自我教育”,页110。
[28]同上书,上论文,页111。
[29] 《教育的目的》里的论文《技术教育及其与科学和文学的关系》,页84。
[30] ,第十七章,第八节,页310。
[31]《怀特海文录》里的论文“哈佛大学走向未来”,页161。
[32]同上书,页163。
[33]《王阳明全集》,《传习录下》,“附朱子晚年定论”。
[34]《教育的目的》里的论文《技术教育及其与科学和文学的关系》,页97。
[35]《怀特海文录》里的文章“教育与自我教育”,页107。
[36]同上书里的论文“哈佛大学走向未来”,第五节,页161。
[37]《心的分析》,第一讲,页1、2,商务印书馆,1963年。
[38] 《小逻辑》,第一部,“逻辑学概念的初步规定”,第19节,页65,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39]《语言、真理与逻辑》,第二章,页60,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
[40]《怀特海文录》里的论文“数学与文科教育”,页121、122。
[41]《科学与近代世界》,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