幅员辽阔的西部地区,涵盖12个省区市,占全国国土面积七成多,总人口占全国近三成,与十多个国家接壤,在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024年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强调,要一以贯之抓好党中央推动西部大开发政策举措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同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若干政策措施》。
一年来,西部12个省区市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牢牢把握战略定位、立足资源禀赋,坚持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大有可为实现更大作为,奋力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
促进新动能积厚成势
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凭借精彩的剧情和精良的制作,让世界看到中国动画的全新演绎和无限可能。但人们可能没有关注到,这部电影40%的特效渲染算力是由贵州算力保障支持的。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这是2024年8月28日拍摄的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展馆。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从DeepSeek大模型,到最近备受关注的AI智能体,可以预见,接下来AI创新和进化速度只会越来越快,而算力是实现这一切的重要基础。”贵州白山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霍涛说。
十年磨一剑。从2014年实施大数据战略,到成为全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贵州依靠自身资源优势,成为发展算力的“天选之地”。
从“制造”到“智造”,离不开创新技术的突破。近年来,西部地区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促进新动能积厚成势、传统动能焕新升级。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1月6日,工作人员在中国移动(甘肃·庆阳)数据中心机房内巡检。近年来,甘肃省庆阳市依托“东数西算”工程,推动数字企业生态从无到有、由有到优,产业链从建链向延链、扩链发展。新华社记者 郎兵兵 摄
陕西启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超万项科技成果从秦创原走出实验室,光子、氢能等21个未来产业创新聚集区加速崛起;宁夏中卫打造“算力之都”,积极推动数字经济与航天科技深度融合;甘肃庆阳建设“东数西算”国家数据中心集群,“算”出发展新机遇……
目前,西部地区已打造9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13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2024年,陕西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分别增长25%、15%;四川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无人机、核技术应用等新兴产业增长20%以上。
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布设红外相机拍摄记录野生动物保护情况,巡查私搭乱建、非法捕猎等违法行为……在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的昂赛大峡谷,生态管护员更求曲朋背着糌粑和水壶,钻入山林开展巡护工作。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这是4月8日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境内青海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斑头雁。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在巡护过程中,经常能看到雪豹、猞猁、金钱豹等珍稀动物,真切感受到这里的环境越来越好。”更求曲朋说。在玉树州,有3.1万名像更求曲朋的牧民,当起生态管护员、监测员。
西部地区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生态大保护是西部地区鲜明的战略定位。
据统计,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累计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超过3.2亿亩,森林覆盖率显著提高;长江干流、黄河干流全线达到Ⅱ类水质;汾渭平原2024年PM2.5平均浓度较2017年下降33.9%。
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子,如今是西部地区的共同选择。以晶硅光伏、动力电池等为代表的绿色产业正在西部地区加快崛起。青海第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全部建成投产,玛尔挡、羊曲两座百万千瓦级水电站全容量并网发电。重庆累计建成170个国家级绿色工厂、16个绿色园区,国家级绿色工厂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近30%。
西部地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作用凸显,文旅消费正成为西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3月25日,在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那柯里茶马驿站,游客体验茶马古道马帮文化。新华社发(杨廷荣摄)
来“有风的地方”吹散身心疲惫,去“有水的村寨”泼洒欢笑祝福,到“有火塘的农舍”夜话人生甘苦……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宜人的气候条件,云南省以全新的姿态迎接全球游客。今年1至2月,云南接待旅居客人193.5万人,45岁以下的年轻旅居客人占比超六成。
“云南将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激活经营主体、加强公共服务、创优服务质量,全力擦亮旅居品牌,让更多游客到云南来、更多客人来云南旅居,深度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刘丽娜说。
《我的阿勒泰》引爆新疆旅游热潮;“村BA”“村超”“村T”绘就贵州文旅融合新画卷;西藏桃花节让“花路”变致富路……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激发西部发展新动能。各地积极推动文化和旅游业态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为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4月13日,一列满载聚酯切片、白卡纸、家电百货等货物的国际货运班列,从成都国际铁路港鸣笛启程,驶向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这是成都国际铁路港(2024年6月13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唐文豪 摄
这是四川成都开行的首趟中亚班列图定班列,标志着中国西部地区至中亚新增一条常态化跨境物流通道,为内陆企业开拓欧亚市场注入新动能。
2024年,西部地区大多数省份进出口增速高于全国。其中四川实现外贸进出口10457.2亿元,同比增长9.4%,进出口规模、对全国外贸增长贡献、外贸主体队伍3项指标接连创下历史最高点。
因地制宜、同向而行、分工明确,西部各省份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着力构建内陆多层次开放平台。
今年1月,被定位为中国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贵州提出,2025年发展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大力发展开放型产业,提升重大开放平台能级,进一步畅通开放通道。
“云南经济要发展,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2015年至今,习近平总书记为云南发展清晰定位,让曾经的边疆省份一跃成为如今的开放前沿。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2025年1月2日汽车在中铁联集昆明中心站运输集装箱。当日,一列满载新鲜果蔬的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从云南省昆明市王家营西站启程,驶向老挝。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站台上,从昆明南开往老挝万象的D87次国际旅客列车整装待发。“云南是‘一带一路’的‘翡翠纽扣’。”昆明南站值班站长田静说,“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高质量维护好、运营好中老铁路,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福祉,更好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高水平对外开放。”
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为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插上了“翅膀”。在广西钦州港,“重庆造”新能源汽车沿着西部陆海新通道出口,两周内能抵达东盟;在陕西西安国际航空枢纽,货机将西部特色产品直送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在四川攀枝花攀钢弄弄坪铁路专用线,由攀枝花钢城集团生产的钢坯整列出口老挝……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正在西部加快形成。
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
4月18日7时40分,满载着570名中学生的D9372次列车从新疆乌鲁木齐南站开出,前往吐鲁番市开启研学之旅。这是新疆今年开行的首趟研学专列。
“此次研学地点选在吐鲁番,让学生实地探索丝绸之路历史,深入多处遗址,感受古代文明与生态智慧,深化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认知。”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副校长甘亚强说,研学活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实践能力,加深学科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当天,在几千公里外的云南,首届中小学“石榴红”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演讲比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各族学子围绕“铸牢”主线,以少年之声讲述云南各族干部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共守祖国疆土、共建美好家园的生动实践。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在广西梧州市平浪希望小学,学生们在体育大课间跳竹竿舞。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西部民族地区持续加强“铸牢”教育,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切实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
“我们构建了‘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体系,创新‘网格微治理’模式,依托520个楼栋微信群,及时响应居民诉求。”4月9日,在宁夏银川市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银川市金凤区长城中路街道长城花园社区党委书记赵耐香表示,要通过一系列更加精细、更有温度的服务,让社区成为各族群众的温暖家园。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游客在南宁举行的“广西三月三·八桂嘉年华”开幕式现场跟机器人打招呼(3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在2025年“广西三月三·八桂嘉年华”系列活动中,“潮聚三月三·和谐在八桂”版块活动以“讲好新时代中国边疆治理故事”为主题,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人心、引领风尚。
近年来,西部地区以“铸牢”为主线,从基层社区抓起,通过扎实的社区建设、有效的社区服务、丰富的社区活动,打造多民族互嵌式社区,中华人民一家亲的氛围越来越浓厚,民族团结进步之花越开越绚烂。
监制 |肖静芳
统筹 |安宁宁
编辑|王珍 周宛霖
制作 |章音頔
来源 |中国民族报
看完了,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