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推文排行榜的榜首文章《侍者危机》,我读了好几遍,一篇令人深思的文章,AI世界与人类世界的话题。
作者木上,我阅读过他的多篇文章,他文思泉涌,脑洞宽阔,文笔流畅,选题也很新颖。篇篇文章都写得非常老练。
《侍者危机》则讲述了在未来,AI世界与人类的关系。在未来的某一天,AI机器人主宰了人类世界,生活在伊甸园,荣登于至高无比的地位。人类活在失乐园,被AI世界主宰,成为了AI世界机器人的侍者,服从AI机器人的一切调配和使唤。即使986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也向往在伊甸园获得一份好工作。
然而,即使进入到了伊甸园工作的重点高校毕业生,在职场上也被分为层层等级,这三六九等的攀升,枯燥的工作,让人乏味,况且处处充满危机感。还不如在失乐园里种玉米。
在未来,AI科技到底会不会取代人类?主宰人类?这也许是一个未知之谜。
其实,从文章里走出来,回到现实中,自从前年AI高科技的出现,在人群中一直存在着很多争议。
有的人,非常接纳AI技术,说它能帮助我们处理很多事情,让我们从低级脑力劳动中抽离出来,让机器去生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省人力省成本。
也有的人,非常拒绝AI技术,说它取代了人类的思想,机器生成的事物硬邦邦,晦涩,没有温度而言。多少人因为它而下岗,被替代。若以后人类被AI主宰,后果不堪设想。
我想说的是,任何新生事物,都会产生正负两面效应,不能一刀切,全部砍掉,全部接纳。任何新生事物的诞生,想被人类所接纳,都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维新的思想,有它稚嫩的一面、积极向上的一面,当然也有很多不成熟的一面、负面效应。
关键是,我们人类如何利用高级思想,游刃有余地让它服务于我们。AI技术生成+人类思想修改,我认为是最好的相处方式。
1、正向反馈。
不得不说,现在很多企业,确实在AI技术方面,得到了实惠和好处。我们单位生产的产品,有的点读产品需要配音辅助,供消费者学习。
在以前,我们是跟一家配音公司合作,他们的录播人员按照我们提供的文本来做配音,成本很高。但是,大家都清楚,这样的成本代价,到最后肯定会分摊到每一个购买产品的消费者身上。
而现在不同了,社会经济大环境不景气,单位要运营,要生存,就要从各个方面降低成本。
AI科技不仅能生产文字,还会生成音效、图片。我们同事,在AI网站上充个会员,把做好的文本提前放入到AI科技里,不一会儿,就会出来很多配音,读的不标准没事,可以再来一次。我们同事反复挑选甄别,总有一款配音的匹配度能到达我们想要的效果。而且,那声音,和真人配音没有区别。甜美、生动、抑扬顿挫。
这样,我们单位的产品成本就大大降低了。公司能存活,我和同事们就不用被优化、被下岗了。
还有,当我们的设计师,头脑枯竭,想不到更好的创意时,也会利用AI技术,让它提供一些素材支撑、启发,但是设计师不会直接套用,会利用AI提供的灵感,再加工创造,有了更多的设计方案的选择。
2、负向反馈。
AI科技,虽然非常智能化,给我们提供了很多便利。但是,它的出现,一方面确实让更多人失业了,无工作可做了,危机感重重。另一方面,也让很多人更加懒惰了。
那些懒惰的人,动不动就依靠AI生成,那么人类大脑是做什么用的?论文也依靠AI生成,演讲稿也依靠AI生成,小学生写作文也依靠AI,缺乏思想温度,缺乏感情链接。再这样“省事”、“懒惰”下去,还有思考吗、学习吗?教育还有什么意义?
再说,这样的懒惰者,相对于那些真正努力认真做原创的人,太不公平。
如果AI技术再成熟、再升级下去的话,人类会不会真的被AI所取代、所主宰?就像《侍者危机》里的主人公那样,即使986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也将会去服侍于AI机器人这样的主人?细思极恐。
其实,AI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我们人类是地球的主人,要让AI高技术服务于人类,可以一直被模仿,但是不能被超越,让它取代我们,主宰我们。要把握好这个尺寸,这个度,就能更好地推进社会进步。
就像现代社会,即使人类出生率下降的很厉害,但是决不能利用克隆技术造人,这样的道理同样适用于未来的AI高科技。人类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物种,可以利用任何外界事物、高科技服务于我们,但是不能让它替代我们。
相信,在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理性对待AI技术。